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致敬 成都这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获表彰
2023-01-20 09:25:39    成都商报

1月18日举行的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表彰活动暨新春联欢会上,近千名获奖代表及市民代表欢聚一堂,在喜庆祥和的传统中国年氛围中,表彰先进、凝聚力量,向新的一年昂首迈进。

活动表彰80家单位为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表彰150名个人为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表彰80家单位为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表彰150名个人为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个人。向他们致敬!

天府绿道集团:

环城生态公园吸引了全国骑行爱好者

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

“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这是我们集体的荣誉。”1月18日,在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表彰活动暨新春联欢会现场,天府绿道集团董事长康瑛拿着手机,对着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荣誉墙上的“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下了拍照键。

“这份荣誉是在激励我们在环城生态公园建设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康瑛说。

回顾2022年,康瑛语气中透露着喜悦:“火爆的‘成都新铁人三项’里,环城生态公园就有两项──骑行和露营。这足以说明市民对环城生态公园的热爱。”

自环城生态公园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全线贯通,成都市民可以沿一级绿道一路环游环城生态公园,欣赏青龙湖的碧水清波、玉石湿地毛茸茸的粉黛、中和湿地的小白房、白鹭湾湿地的红叶,还可以去锦城湖看一场日落……“环城生态公园吸引了全国的骑行爱好者,去年我们接待了6500万人次,这是我们非常自豪的。”康瑛说。

提及未来的规划,康瑛说,将锚定2023年10.1万亩耕地复垦复耕目标,持续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创新农业管理模式,推动“农林牧副渔”全产业在环城生态公园落地生根。“同时,我们还将引入更多新型的消费业态,加快引进国际化、大品牌首店、旗舰店等高端业态,打造更多新消费、新体育、新文化聚集地。”

成都市邮政管理局唐娟:

为快递人员办了3万多张应急通行证

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

“他们每一个人的证都是我办的,那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凌晨三点过才睡觉。”回顾过去一年,唐娟脑海里浮现出自己凌晨仍在办理应急通行证的场景。

唐娟此次获得了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的表彰。在唐娟看来,她只是在个人工作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得到组织的认可。“在新的一年,我将以此激励为动力,更好地在我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去年疫情期间,邮政部门为成都物资供应保通保畅做了重要工作。其中,唐娟不仅组建了一个1.8万余人的快递服务保障团队,为成都市民提供生活物资保障和配送,还给成都市三万五千多名快递从业人员办理了应急通行证。各个企业要把人员数据情况发送到后台,唐娟负责一一审核,如果信息没有错误,导入会比较快,如果有错误的话要挨个进行核对,经常弄完都已经凌晨两三点了。“如果当天不弄完的话,第二天可能就要影响快递小哥正常配送或者说正常投递。”

新的一年,唐娟的工作职责变更为快递安全生产监管,她表示将立足于本职工作,督促各个企业做好三项制度,防止违法违禁品流入快递市场,为成都市邮政快递行业平稳与畅通贡献一份力量。

成都市商务局王逸飞:

保障2100万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

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

“获得荣誉既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勉励。”成都市商务局国内合作处处长王逸飞此次获得了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的荣誉。

过去一年,王逸飞投身于生活物资保供工作中,与全市14万余名保供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保障成都2100万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当前,我们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没有停下拼经济的步伐。今年春节期间,商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开展了迎新春系列活动,全市的商超、卖场、餐饮等都精心准备了特色服务。”

记者了解到,新春期间,成都将举行2023四川迎春购物月暨第21届成都新春欢乐购活动、2023天府文化旅游节、名店名厨评选活动、成都市第三届冰雪运动节、各区(市)县推出了丰富多彩促消费活动等。“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和特色活动,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成都,让更多人喜欢我们的公园城市、烟火成都。”王逸飞说。

在新年之际展望未来,王逸飞向记者分享了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我们将继续推进生活物资保障体系的智慧化建设,不断完善常态化管理体系,加大保供基础建设,让生活物资供应更加智慧化、科学化、信息化。”

成都超算中心:

为35个城市900余家用户提供了算力服务

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

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简称:成都超算中心)此次获得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的表彰。表彰活动上,成都超算中心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黎表示,下一步将更加积极争取参与到科技创新课题和项目中,把超算基础支撑作用发挥得更好,向前迈进一大步。

郭黎介绍,在运营成效方面,超算运营已为35个城市900余家用户提供了算力服务,超额完成用户目标任务,超算应用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灾害预警、智能制造等30个领域,完成作业数超3000万个、计算量超过6亿核时。在强化自主研发能力方面,2022年公司共完成了20个软件著作,发表科研论文5篇,其中4篇SCI论文并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已受理专利9项。与12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度参与超大城市内涝模型开发,联合研发 “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助力“天府新粮仓”建设;会同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提前2小时发布预警信息,实现了精准化预报预警和人员“0”伤亡。牵头承接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和重大专项、参与成都市科技局“揭榜挂帅”科技专项。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王暾:

让中国多灾种预警技术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个人

“近年来,成都科技创新领域发展得非常好,也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在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表彰活动暨新春联欢会上,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受到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个人的表彰,这让他倍感荣幸,也备受鼓舞。

作为灾害预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过去的10年,王暾带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自主创新,让中国多灾种预警技术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灾害预警领域的创新成绩,也坚定了相关科技领域的创新信心。“我国已经从以往仰望他国地震预警先进技术,变成了拥有让国际同行尊重和认可的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他表示,经过过去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地震预警成果,成为全球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不仅在灾害预警方面,成都在众多科技创新领域都有很大的突破,比如航天航空、生物医药等领域。”王暾说,“成都给予了科技工作者好的环境,成都的科技创新成果也在全球越来越有影响力。”

说起未来的规划,王暾表示,他将持续着力灾害预警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具有“成都优势”的灾害预警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打造应急产业高地,展现成都乃至中国的创新能力。“助力成都灾害预警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向全中国、向全球发出成都灾害预警领域的科技声音。”(记者 彭惊 张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