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2022“两会”调查报告出炉!老百姓最关心这些事
2022-01-13 18:31:0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2022年四川“两会”召开前夕,为及时了解全省广大群众对“两会”的关注情况及认知评价,以及对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评价、预期和诉求,1月初四川省统计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关注四川“两会”专项调查,调查通过四川民调云平台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访问对象为全省21个市(州)年龄在18岁—70岁的城乡常住居民。调查随机抽取访问对象,成功回收样本共2584个。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2022年四川即将召开的“两会”表示关注的占90.7%,对“两会”发挥各项重要作用的认可率及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信任支持率均在较高水平;六成以上受访者预期2022年生活会更好,认为“收入减少生活质量降低”是导致生活变差的主要原因;“医疗改革”关注率为48.9%,近年来持续为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减弱,受访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减弱。

九成受访者关注“两会”

且越年长对“两会”关注率越高

结果显示,90.7%的受访者关注2022年即将召开的四川“两会”,较上年高0.2个百分点;“两会”关注率与受访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2022年四川即将召开的“两会”表示关注的占90.7%,较2021年调查结果提高0.2个百分点。

分年龄看,40岁以上的受访者对“两会”的关注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的受访者,且受访者越年长,对“两会”关注率越高,其中,61-70岁的受访者关注率为95.4%,51—60岁为92.6%,41—50岁为92.4%,40岁以下的受访者关注比例都在90.0%以下。

“医疗改革”关注率持续最高

落实医改是群众迫切期盼

问及受访者对2022年即将召开的四川“两会”,最关注的热点有哪些时,选择“医疗改革”的比例最高,为48.9%;其次是“居民收入”,为41.2%;第三是“经济稳定发展”,为39.6%;第四是“教育公平”,为31.6%(详见图1,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分城乡看,城乡受访者对“医疗改革”和“居民收入”关注率都较高,此外,城镇受访者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关注率更高,农村受访者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率更高。文化程度越高的受访者,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关注率越高。

综合近几年调查来看,“医疗改革”一直是受访者最关注的“两会”热点之一,且选择比例都在45.0%以上。在受访者提出的意见建议中,群众迫切期盼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医疗改革,降低药品价格和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加强地区间医保结算联动,让普通家庭看得起病,轻松看病。

九成受访者对2022年四川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有信心

受访者文化程度越高信心越足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2022年四川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表示有信心的占90.2%,较上年调查结果(91.4%)低1.2个百分点。

分文化程度看,受访者对四川经济加快发展的信心程度与文化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文化程度高的受访者对经济发展信心更足,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或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有信心的占93.3%,文化程度为大专的表示有信心的占90.2%,高中/中专、职高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占89.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9%。

近八成受访者对2021年生活状况表示满意

较上年高2.2个百分点

当问及受访者2022年最担心影响生活提高的主要问题时,选择“物价上涨较快”的比例最高,为53.6%;其次是“普通百姓收入增长不多”,为43.0%;第三是“就业形势严峻”,为26.9%;第四是“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为25.7%;其余选项选择比例均未超过25.0%。(详见图2,此题为多选题,相加不等于100%)。

与上年调查结果对比,“物价上涨较快”的选择比例虽然一直最高,但较上年(65.7%)降低了12.1个百分点,“房价上涨”的选择比例较上年(24.5%)降低了6.3个百分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选择比例较上年(28.0%)降低了4.3个百分点。

77.3%的受访者对自己或家庭2021年生活状况表示满意,较上年高2.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对2021年个人或家庭生活状况的满意率为80.9%,较农村(70.2%)高10.7个百分点,与上年调查结果对比,城镇受访者满意率提高3.4个百分点,农村受访者表示满意的选择比例与上年较为一致。分年龄看,61—7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对2021年家庭生活的满意率(88.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满意率在71.4%—79.3%之间)。

此外,62.4%的受访者预计2022年个人或家庭生活会更好,“收入减少生活质量降低”是导致生活变差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向选择“差一点”“差很多”的受访者追问具体原因时,选择“收入减少生活质量降低”的比例最高,占57.1%;其次是“物价上涨快”,占42.0%;第三是“家里老人或子女抚养负担加重”,占38.9%(详见图3)。“物价上涨快”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选择比例较上年分别下降17.9、9.5个百分点,“家里老人或子女抚养负担加重”和“收入减少生活质量降低”分别升高9.4、7.2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四川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信心程度高,预期2022年个人或家庭生活会更好的比例也有提升,同时,四川政府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在稳定物价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市场价格稳定,供应充足,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猪肉价格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先后升级的购房政策、房贷政策,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房价的快速增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反映出新冠肺炎疫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减弱,受访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减弱,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更足。

受访者对搞好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安居乐业建言献策──

调查中,有45.2%的受访者提出了建议和诉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经济发展优先意识,多措并举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科学布局,均衡发展,助推全川各市(州)共同富裕;结合在川高校及各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注入科技新活力,做大做强高新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减税降费和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控物价、稳就业、促收入。

当前实体企业经营困难,工作机会少,失业后再就业困难,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比不上物价增长速度,尤其是房价增长过快,很多普通家庭收入多用于偿还房贷,同时还面临着楼盘烂尾,收不到房也要继续还贷的风险。希望政府调控大宗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价格波动,促流通,控通胀;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拉动内需,让居民消费、政府采购多选择“中国制造”。

(三)大力推进医疗服务改革,让居民医疗有保障。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没得到根本性解决,医疗保险费用连年上涨,药品价格和就医费用不断增加。希望持续推进医疗改革,提高医保报销额度和药品报销范围,减少居民医疗费用支出。

(四)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分配,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促使学龄儿童不再择地区、择校入学;制定具体措施响应“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公民;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增加农村教师高级职称评选指标。

(五)加强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怕担当问题,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进一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板块落到实处,建立一支服务型干部队伍。

(六)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反腐倡廉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应进一步加大对贪污受贿、吃拿卡要、买官卖官等行为的整治力度,解决好基层微腐败问题;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畅通投诉渠道,杜绝出现阻断群众上访通道和领导下基层调研时做表面工作的行为。

(七)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公路村村通、户户通问题解决好;结合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同时帮助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实现二者一体化融合发展。

(八)重视食品安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加强对人民群众生活必需的粮食、果蔬等食品生产环节随时检查、监督把关,让人民能吃上不含转基因、少农药、无激素的安全食品。各种网络平台充斥着低劣、冒牌产品,希望重视产品质量问题。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