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片:
张文学 四川省人大代表,凉山州会理市,彰冠镇大发村党委书记、村主任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提到“医保”的重要性,相信是不言而喻。因为有了医保,更多的人能在生病时享受报销,同时患大病时也能“更有底气”,不再担忧“因病致贫”。这次,从凉山来到成都参加省两会的张文学,带来的正是会理老百姓所关注的民生问题──“医保”。
结合会理当地实际,张文学认为,虽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包括整合前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制度建立之初就确定了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并实行定额筹资、按年动态调整的筹资机制,但随着医药技术的快速进步、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居民医疗需求逐步释放的客观需要,筹资标准也随之逐年上涨。
他举例说道,“目前普通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一户少则3至4人,多则6至7人或更多,再加上双方老人,一户普通居民一年就需要在基本医保上支付少则1000多元,多则几千元的医保费用,大大增加了参保群众的经济负担。”
因此,张文学建议省级层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均衡各方筹资缴费责任,优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结构,逐步建立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和基金收支平衡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此外,张文学还关注到“医保”的起付线标准问题。
他认为,起付线对参保人员在费用支付上限制较多。因此建议,省级层面能积极探索新的机制,既保证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又满足参保群众的就医报销意愿,或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逐步下调起付线标准,让更多的参保群众能真正做到“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