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连日来,广元市多地普降暴雨,受灾严重。
12日16时30分,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张贵平在抢通村道时,突感身体不适,在送回医院的途中不幸离世,将45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张贵平生前生活照
13日,记者来到张贵平工作的地方,还原这位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的村支部书记生前的场景。
板桥乡位于利州区荣山镇,距离镇政府有10多公里的距离。从荣山镇到板桥村,骑车沿着一条小溪要行驶大半个小时的时间。连日来的暴雨,使得平常水量不大的小溪变得十分湍急。
▲通往村上道路出现多处塌方
11日开始,广元持续降雨,利州区局部地区降雨量达800毫米以上,各地受灾严重,板桥村通村道路垮塌1300余方、断道5处。张贵平妻子赵素菊告诉记者,因为担心村民出行受阻,一大早,张贵平就离开家到村上去抢修道路去了。
当日开着铲车抢修道路的师傅名叫张德,是张桂平的邻居,比张贵平大4岁。张德告诉记者,12日一大早他就去广元办事去了。上午10点过,他接到张贵平的电话,要他务必赶回来,跟他一起去把村里面的路挖通。12点过,张德从广元回到荣山镇。期间,张贵平几次催促他,让他早点赶回来。
12点40分左右,张贵平坐着张德的铲车从荣山镇出发了,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到了村上。“一路上,到处都在塌方,路断了好几处,有的路段水泥路面下面都空了,非常危险。”张德描述着当时的情形。“在去的路上,张书记就感觉有些不舒服了,为了尽快把路抢通,他一直催我快点,胸口的疼痛也没太在意。”
两点半,张贵平和村上的第一书记范小平在垮塌最严重的“田儿河”汇合了,他们一起抢通道路。前来的还有板桥村六组组长杨富德。张德负责铲除道路上的塌方,张贵平和范小平一前一后指挥铲车,以免铲车滑到路下悬崖。
▲张贵平牺牲当天在现场指挥挖机清理滑坡
“大概3点左右的样子,我就看到张书记有些不舒服,脸色有些难看。”身旁的杨富德告诉记者,“张书记从口袋里面拿出一瓶药,让我找铲车师傅要了一瓶矿泉水,把药吃了。”虽然张贵平到村上工作才一年多的时间,作为六组组长的杨富德对张贵平十分了解,他知道张贵平心脏不好,随身都带着药。杨富德让张贵平休息一会。
杨富德介绍,张贵平捂着胸口蹲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后,还是觉得不行,提出要回去。因为道路不通,从成都回村上的杨开满正开着车等候道路的抢通。看到张贵平身体不舒适,大家赶紧把他送到杨开满车上,马上掉头到镇上卫生院治疗。杨富德跟着车一起送他。范小平和张德继续抢修道路。
车子驶出几公里后,张贵平让杨富德给范小平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尽早把道路抢通。
“路上,我们遇到几个村民,张书记都还跟他们打招呼开玩笑,没想到……”杨富德哽咽着说到,“大概4点12分的样子,坐在后排的张书记突然发出急促的呼吸声,我们赶紧加快车速,送到镇山时,医生说他已经……”
张贵平抢修道路的地方距离村委会也就一公里的距离,但这条道路是进村的唯一一条道路。“村里要是有人生病或者发生其他什么事,这条道路就成了生命线,所以张书记非常着急,一定要尽快把路抢通。”范小平告诉记者。
板桥村是典型的高山地带,一条狭长的溪流旁的公路是进出村子的唯一道路,一度是贫困村,在张贵平等村干部和镇上、区上的大力帮助下,去年整个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作为邻居的张德介绍,张贵平平时为人忠厚老实,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上级安排的任务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对待老百姓也非常热情,虽然自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但村民的利益他看的最重,所以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第一书记范小平介绍张贵平生前工作的地方
说起张贵平的去世,村上71岁的老支书杨春良非常难过。“张书记是个好人,他给我们村上做了很多的好事。可惜,就这么走了。”
12日上午的追悼会在荣山镇举行。虽然道路仍在继续抢修中,但村里300多名村民自发的来到现场为他们的书记送行。除了板桥村的村民,张贵平曾经工作过的张坝社区也荣山村的村民都来为他送行,上千名干部群众挤满了小小的追悼会现场。
▲上千群众自发参加追悼会为书记送行
张贵平离开了,留下了结婚22年的妻子和一个正在读大二的女儿。张贵平家所在的张坝社区主任张全表示,由于张贵平近两年父母相继患病去世,张贵平妻子也没有固定工作,又有一个女儿还在读大学,家里面还是有些具体,社区还是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母女俩度过后面的难关。
▲张贵平生前一家三口合影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