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有一个叫做罗圈岩村的地方,这里曾经因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群众增收困难,是典型的贫困村。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打造罗圈岩集中安置点,加上海拔高、气候好、生态美、离城近等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创建了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成“一谷两带三区”(岭上人家养心谷、高山蔬菜体验带、岭上荷花观光带、田园采摘体验区、生态养殖区、生态种植区),大力发展农家乐,切实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确保搬迁农户逐步致富。
7月28日,蒲家乡第一届岭上荷花观赏季活动在罗圈岩村正式开幕。当日,来自朝天区、广元市以及汉中等地的游客来到这里,避暑、赏荷花、体验川北民宿。
罗圈岩村平均海拔1100米,辖3个组69户21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38人,贫困发生率63.5%。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打造罗圈岩集中安置点,共搬迁40户126人。安置点按照“小组微生”建设理念,2017年3月开工建设,8月底建成并搬迁入住。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该村坚持农旅融合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种植高山露地蔬菜、观赏荷花、小水果等500余亩,培育民俗农家乐5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个,养殖大户8户,建设集中养殖区2400平方米,养殖黄羊3000只、土鸡20000羽,辐射农户38户,解决搬迁农户就地务工35人。
在脱贫攻坚的同时,罗圈岩村坚持“生态康养”发展战略,厚植“种养结合、农旅融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建成了季源养殖场、川北民俗体验区、罗圈岩村游客接待中心,岭上运动中心、规模化发展莲藕、小水果、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形成了水韵荷塘的自然景观,极大的拓展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
同时,建立“大数据+易地扶贫搬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帮扶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供销协议,全年实现线上销售6万余元,通过就业服务平台解决当地务工人员外出务工50余人次,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接受15人40余次远程诊疗,让搬迁群众直接进入“互联网+”时代。2018年全村集体经济计划实现7万余元,人均分红可达300元。
近年来,朝天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为抓手,丰富业态,打造精品线路,增强旅游辐射带动面,推进全域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先后成功创建了“樱花谷”“蚕宝园”两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岭上荷塘景区预计2018年创成)及平溪乡毛坝村、马家坝乡七一村、蒲家乡罗圈岩村、中子镇印坪村、沙河镇唐家村5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羊木镇新山村计划2018年创成),形成了以特色种养殖、餐饮服务、垂钓采摘、农副产品等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了朝(天镇)-羊(木镇)-蒲(家乡)、沙(河镇)-曾(家镇)-平(溪乡)、中(子镇)-曾(家镇)-李(家乡)等多条精品乡村旅游环线。引导农户利用闲置房屋、土地、林地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接待服务,或以闲置土地入股旅游企业获得分红,培育致富带头人开办旅游企业,现全区已建成乡村酒店、农家乐等147家,游客提供床位近2万张,培育了25户民宿达标户,2018年又新培育农家乐5户、民宿达标户11户,完成了6家农家乐和7家民宿达标户的改造提升工作。积极推进农户与旅游企业签订农产品定点收购协议,现中药材、有机蔬菜、小水果等特色农土特产品年销量已实现140万余吨。积极对接设计公司,将土鸡蛋、曾家山米珍、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包装策划变为旅游商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现已累计开发特色农土特产品类旅游商品60余种,并充分利用电商、渠道等多种销售模式拓宽旅游商品销售市场,2017年,全区旅游商品销售额实现14亿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