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42年前的1076年(宋神宗熙宁9年)中秋月夜,苏轼在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挥毫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也许从没有想到后人会把他的这首词通过一个叫卫星、一个叫电视直播的现代科技,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9月24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下午4时许,以“东坡颂月千里婵娟”为主题的三苏祠中秋晚会在东坡盘陀像前举行。
据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5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中秋月团圆万家,东坡中秋词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明媚了千年的思念。当天下午16:00-17:00,18:00-19:0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先后在《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两个栏目中,对眉山三苏祠景观和晚会进行直播。直播中,眉山器乐演奏家王阿根、东坡故里孩子们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情的朗诵吹奏,孩子们演唱的眉山作家王晋川作词的歌曲《我爱苏东坡》,感染了现场所有观众。当晚20:00,三苏祠内还将进行一场完整的中秋晚会。晚会节目包括诗词串烧《东坡诵月》、音乐小品《天石砚》、观众互动《我是苏粉》、合唱《正道行远》、舞蹈《沙洲鸿影》等。
作为苏东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眉山纱毂行的三苏祠自元代建祠以来,几兴几衰,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
另据了解,9月28日,2018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暨四川音乐周也将在眉山开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廖兴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