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道路通,百业兴;道路畅,百业旺。”道路是牵动一个地区发展的中枢神经,也是提升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助力器。连月来,中江县交通运输局积极统筹,认真组织协调各乡镇大力开展村内道路错车道增设工作和“7.11”交通水毁恢复重建工程,全力提升乡村道路通畅能力。
早上九点刚过,明媚的阳光驱散了山间的薄雾,为初冬时节的山村带来了久违的温暖。在仓梓路会龙段的一个错车道施工现场,两名工人师傅也趁着这难得的晴好天气抓紧施工,他们所属的施工队已经为全镇的乡村道路建成了100余处错车道。
“我们这个施工队一共有20多个人,我主要负责会龙往太安这段路,8月份就开始动工,大概在这个月月底就能做完。”施工队工人顾守林介绍道。
仓梓路会龙段属会龙镇镇级道路,是仓山镇至会龙镇梓潼场镇、会龙镇至太安镇的重要交通要道。每逢节假日期间,人员流动十分频繁,来来往往的车辆给仓梓路及其周边道路带来了不小的交通压力。而自当地村内道路错车道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会龙镇迅速行动,在全镇范围内规划增设错车道360余处,其中仓梓路会龙段上增建70余处。目前该镇错车道增设工程已经全部动工,预计将于本月底前全面完工。
“错车道的建设不仅能够增强交通的通行能力,同时也能够缓解制约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效果最明显的就是仓山镇至会龙镇梓潼场镇、进出太安‘红泉桃花谷’的环形路上的错车道建设,有效解决了如今私家车增多、错车出行难的问题。”说起错车道建设,会龙镇镇长兰礼斌称赞不已,“所以这是一项符合民生需求的工程!”
在普兴镇山川村,错车道增设工作同样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工人们正细致地用抹泥刀平整刚刚铺设的水泥路面,一个新建错车道逐渐呈现在当地村民们眼前。
“我们这个乡村路路道窄,打(建)了错车道车辆出行更安全,以后错车、倒车都更撇脱(方便)了。”村民王光武高兴地说道。“就是,过年的时候堵得遭不住,摩托车都过不到,小车更不用说。打了错车道,以后我们出行遇到两个车相遇的时候,也方便些,上街买卖东西更便利了。”村民陈宝贞对此表示赞同。
普兴镇错车道增设工程共涉及该镇17个村、路段共297公里。“普兴镇距离中江县城85公里,这导致我们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在县委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每公里补贴3000元,总共需要补贴90万元左右。”普兴镇人大主席彭奔介绍道,“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求各村作为质量监管的主体,村上协同镇交管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全镇的错车道建设,到12月中旬实现全面完工。”
在加快推进错车道增设工程的同时,“7.11”交通水毁恢复重建工作也全面铺开。在集凤镇银冯村的村道抢修现场,一辆装有液压破碎锤的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当中。
正在修建的道路是该村4、5、6社100余户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但由于“7.11”特大暴雨洪灾的侵袭,致使这条道路出现较为严重的坍塌情况。为尽快修复道路,当地镇村两级与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协调,认真规划,道路修复工作于今年10月如期开工。“现在交通部门正在对我们这条道路进行紧急抢修,一个多月就能修好,我们送孩子读书、赶场也更方便。”村民蒋云舟开心地看着正在修复的道路。
“现在正值菊花花期,来看菊花的游客增多,道路不畅会对此有所影响。现在有公司要流转我们村土地800余亩,用来种植白芍,发展壮大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所以修复这段路是当务之急、也是民之所需。”该村支部书记凌永木对道路修复工程的推进充满了期盼与感谢。
据悉,经初步统计,全县目前已上报需增设错车道的道路涉及44个乡镇、710个村,共3900余公里,需设置错车道11700个左右,估算计划投入资金4000万元;而在“7.11”交通水毁恢复重建工程中,县交通运输局和路桥公司组织15个施工作业班组对全县17条县乡道路,共计20个标段的水毁路段进行施工作业。与此同时,受灾各乡镇也积极对各村社水毁道路进行恢复整治,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我们将积极配合乡镇,做好错车道的规划核查和项目建设的启动工作,同时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增强对错车道、水毁工程实施情况的全面检查督促。通过在全县范围内的错车道建设和水毁工程建设,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尤其是道路基础设施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邓斌坚定地说道。
章沙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