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21日,成都德阳深化合作座谈会暨协同发展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德阳举行,两地相关部门和企业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际商贸、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知识产权等领域展开合作。记者从会上获悉,德阳全域已经成功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成德同城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新一轮《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近年来,成德两地积极加强对接联系,不断深化合作事项,拓宽合作领域,尤其是在规划编制、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规划编制取得新进展。今年是成德提出同城化发展的第五年,目前,成德同城化已成功纳入《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规划》和两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德同城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新一轮《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交通互联互通实现新突破。过去几年,让市民感受最深的便是交通。成德两地在全省率先实现动车公交化运营后,如今,成德动车日开行80余列,平均18分钟一班,最短6分钟一班,最快23分钟可抵达成都,德阳全域已经成功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此外,中金快速通道已全线建成通车,成都经济区环线德阳至简阳、都江堰段建设进展顺利,成绵高速扩容项目前期工作也基本完成。
产业协作迈上新台阶。成德产业协作标志性园区成德工业园建成区面积已达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2户,投产规上企业41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亿元,全年预计实现产值120亿元、增长62%;与成飞共建的什邡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园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与成都国际铁路物流港结成姊妹港并开通运行;三星堆与金沙博物馆联合申遗有序推进;德阳银行成都分行已开立9家,成都银行德阳分行挂牌营业,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实现同城结算。
环境共治取得新进步。成德两市建立起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测信息共享等合作机制,联合推进沱江流域德阳成都控制单元水污染防治工作。1—10月,德阳段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要素共享展现新气象。成德双方共同制定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市级领导、职能部门不定期协调等机制,成德同城化纳入两地目标考核。目前,德阳已选派36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成都挂职锻炼;成德通讯资费率先同城,成实外德阳校区开工建设,成德医保个人账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成功开通;两市户籍网上迁移也实现了一站式办结。
记者从会上还了解到,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以及成德两地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六项工作。
加快规划编制。逐步形成全领域全覆盖的同城化规划体系,围绕功能布局、产业协作、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等,启动编制成德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成德工业园与淮州新城一体发展、成德同城化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等专项规划。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7高8快9轨”成德综合交通体系,打造成德半小时通勤圈。计划近期和成都共同举行成都南北中轴线北段正式开工仪式。加快德阳至天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成彭快铁向北延伸至什邡绵竹、成都经金堂至中江城际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探索开行德阳至成都火车站直达公交线路,以及接驳成都地铁三号线快速公交、成德接壤区跨区域公交;和双流国际机场合作在德阳设立城市候机楼。
加快产业协同发展。推进成德两地企业一体化互认、两地名优产品市场准入互认,编制发布《成德名优产品推荐目录》。推进中江与金堂、德阳高新区与青白江区、什邡与彭州开展边界产业合作,推动成德工业园与淮州新城协同发展,与成都共同打造龙泉山现代产业走廊和成都“东进”战略产业承载基地。在天府新区设立“德阳楼”,推动更多项目实现成都研发、德阳制造。加快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与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共建姊妹园区,共创国家开放口岸。联合规划、建设和营运三星堆—金沙古蜀文化等文化旅游项目,共同打造世界级文旅精品。
加快公共服务共享。共推户籍迁移业务一站式办理,建立两地户籍登记管理合作交流新机制。探索推进成德公交“一卡通”以及医保、社保、金融“一卡通”。适时实行G5成德段对川A和川F车牌免费或优惠通行,和眉山资阳争取共用川G汽车号牌,增强两市居民的获得感、融入感。
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加强德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人民渠(彭州段)、青白江区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广汉段)的保护合作,加强对龙井堰、濛阳河、蒋家河彭州及广汉段水污染治理合作。
加强人才交流和政策协同。促成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德阳工作,建立“不迁户口、不转关系、来去自由”的跨区域创新人才共享机制”,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力争将德阳市纳入首批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编辑:李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