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原本40多分钟的车程,只用了25分钟。4月8日中午,在德阳市绵竹交警一路鸣笛开道护送下,绵竹市民邬先生将11岁的儿子及时送到了德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然而,引起邬先生儿子生病甚至差点要了其性命的却是大家平常吃的怪味胡豆。
△图片由绵竹交警提供
“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 4月8日13时20分许,绵竹市民邬先生驾车急匆匆地来到绵竹昆山超限站,希望得到交警的帮助,将突发病情的11岁儿子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当时正值午休时间,绵竹交警大队巡逻一中队看到着急的邬先生抱着孩子。当时孩子脸色蜡黄,吐着黄疸水,值班民警赶紧报告。
由于通往德阳市人民医院的德茂公路车流量大,交通信号灯多,为了给孩子提供最佳就诊时间,护送孩子的警车一路鸣笛开道,全程喊话。
“我们在前面给求助的家长带路,同时联系德阳交警指挥调度中心,开通快速通道。”民警张浩说,平时需要40多分钟的车程,当天只用了25分钟便到达了德阳市人民医院。
到达医院后,张浩将孩子抱进了急诊科。待邬先生安顿好以后,张浩才离开。
经检查,原来孩子患的是“蚕豆病”,俗称“胡豆黄”。这种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个类型,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而且不能接触氧化类的药物或食物等。
“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全身出现黄疸,有贫血的表现,然后就是尿色的改变,像葡萄酒的颜色。”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黄琴说,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出现重度贫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所幸的是,因为送医和救治及时,目前孩子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图片由德阳市人民医院提供
邬先生说,孩子1岁时得知患上了蚕豆病,之后家里就对蚕豆进行了控制。随着孩子成长,偶尔也会吃一些蚕豆,但没有复发过。这一次再发作,邬先生猜测很可能是孩子自己买了怪味胡豆来吃,而且可能是连续几天都在吃。
据资料显示,有“蚕豆病”病史者,不能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如粉丝、豆瓣酱),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如抗疟疾药(伯氨喹啉、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灵、磺胺类药物。如果收藏衣物使用了樟脑丸,穿衣以前要曝晒,因为萘也可引起溶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