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用“管家”的理念实施环保监管,为企业量身定制提供“生态服务”,有效缓解基层环保监管专业力量薄弱、排查手段单一、问题解决不专业等现实问题。从2017年6月绵竹市引入“环保管家”项目以来,已逐步构建起覆盖5个工业园区、95家工业企业的环保服务网络,不断优化问题发现、对症下药、联动治理工作机制,推动绵竹环保监管由“被动”变“主动”。
让专家为企业环保把脉问诊,再对症下药开出“处方”,企业照单“抓药”做好整改,政府负责监督实施,这是绵竹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环保工作,全面推动“环保管家”服务的一个新举措。
坚持问题导向 请来“环保管家”把脉问诊
近年来,作为一个在发展中欠下“环保帐”的县级市,如何为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服务,让“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人居环境更美好”成为现实,是绵竹市委、市政府及环保部门迫切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由于环境管理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管理,尤其是环境治理中有一些技术性很强的领域,对政府监管而言,监管的精准性不高,针对性不强,很多时候看得出问题却提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7年6月,绵竹首次引进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管家”项目,为全市提供信息培训、制度完善、定期巡查、检查协力、企业咨询等5大类定制服务。在2017—2018年期间,“环保管家”共摸排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3大类污染源的环境问题89个,并开出了“良方”。
绵竹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引进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作为“环保管家”,既可以针对具体的环保管理问题、具体的环境污染、具体的污染治理方式,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环境污染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还可以减轻政府监管环境成本。
据悉,在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对绵竹开展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的一年多时间里,主要集中在处理绵竹较为紧迫的环保问题,属于较被动的应对。对此,“环保管家”表示,环境改善是长期、系统的工作,环保不仅要集中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还要建立有效预防机制,预防新问题产生。要通过综合化、系统化的服务,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化服务。
精准施策开“药方” 打造定制服务“升级版”
今年3月,为不断深化“定制服务”、“精准施策”的环保管理新路子,着力增强企业认同,提升主体责任意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绵竹市又与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达成合作,通过开展监督性监测、园区企业污染治理、环保设施运营维护、环境风险隐患大走访、大排查、大诊断,有针对性地编制出5本绵竹环保合同管理服务现场排查报告,梳理分析“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问题,形成环保问题清单。目前,通过排查报告,有效建立了全域环保问题台账,找准了污染治理主要范围和风险隐患突出问题,进一步摸清了家底。
“要及时完成厂区雨污分流设计,确保厂区雨污分流;要整理厂区防渗设计资料,对未实施专业防渗的区域补做防渗处理;要严控污染源,加强固废处理和暂存处理。”今年3月13日,由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副院长田犀率领的“环保管家”队伍走进绵竹新市工业园区的蟒磷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查阅资料、到生产车间和环保工程实施现场进行了解,为该公司在加快环境保护工作中,进一步优化企业环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意见。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环保专家为企业环保工作把脉问诊,提出的意见中肯、合理,他们照单全收,立即抓好落实和整改。
同时,结合问题清单、监测数据、分析报告等情况,绵竹建立起了整改情况动态管理台账,形成“闭环式”环保监管模式,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按照污染源类型和问题轻重缓急,在“环保管家”指导下,坚持标本兼治,引导企业完善问题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根据问题整改推进情况,按照整改前、整改中、整改后三个阶段进行跟踪监管,明确各个阶段工作重点,确保整改治理有效果,环保问题“不反弹”。
下一步,绵竹还将持续探索“环保管家”模式,通过打造定制服务“升级版”,进一步提高政府环保服务监管水平,降低企业环境违法风险,扩大全域环保监管覆盖面,实现环保工作联防联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编辑:李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