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大服务 乐山峨眉铺筑“群众幸福路”

2019-05-25 12:2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有一种沉淀,谓之厚积薄发。

贯彻绿色发展战略,以世界“双遗”为骨,以“全域旅游”为魂,新时代感召下的峨眉山市,全体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打造“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步履铿锵。

有一种信念,叫做一个都不能少。

文旅融合牵引经济腾飞,携手共进的人民群众怎能相忘?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引,2018年11月,峨眉山市吹响“大走访大服务”走进群众专项行动的号角,计划用3年时间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半年过去,这座城市的党员干部合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第一轮走访,43万群众基本全覆盖。

“沉下去” 用脚步丈量民生

 

一汪山泉,也许不仅是对安全饮水的寄托,还是对美好生活的由衷向往。

斗量村,峨眉山市一处依山而息的普通村落。生于此、长于此的村民们本来信奉着有山就有水的自然法则,无奈被泥沙水困扰了多年。

今年3月,当斗量村的饮水问题列入“网络对话”,乐山市委常委、峨眉山市委书记、峨眉山景区党工委书记高鹏凌对此高度关切,当场作出“4月初通水”的承诺。 

“就算是下雨天也不会浑浊。”幸福如期而至,看着管道中流出的山间清泉,斗量村党支部书记欧玉清信心满满。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斗量村民正微笑着告别过去,憧憬更美好的未来。

“打通最后一公里”更发生在网络之外。

领导干部带头走访,机关干部重点走访,村组干部全面走访,普通党员常态走访,代表委员带问走访……半年时间里,“贴心人”的脚印遍布18个镇乡、242个村落。同坐一条凳、同吃一锅饭、同叙一家话的场景在峨眉山市处处上演。

进社区问冷暖,于田间看发展,到身边听诉求。

“感谢峨眉山市的好政策,党委培养的好党员……”今年4月12日,一面锦旗被送到行政审批局,张岗村村民张仕明与工作人员罗曦的手紧紧相握,定格成一张温馨的相片。

原来,在“大走访大服务”走进群众工作中,当了解到“村民张仕明重复缴纳了医保费,多次找村干部无果”的情况后,罗曦主动到相关部门帮忙查询核实,顺利退回了张仕明多缴的居民医疗保险费用。于是,有了那“鱼水情深”的一幕。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道出了峨眉山市全体党员干部的心声。

当“零距离”接触成为常态,“零障碍”互动成为主流,为人民服务就能用事实说话:截至4月30日,峨眉山市3606名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15万余户,解决群众诉求4691件。

“请进来” 以态度诠释作风

“走出去”,让干部了解群众,“请进来”,让群众了解机关。峨眉山市深知:面对面,是消除距离感的最佳方式。

在“大走访大服务”走进群众工作中,峨眉山市创新开展“邀请群众进机关作客”活动,主动揭开政府的“神秘面纱”,让机关工作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自然而生。

群众、网民、学生、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各异,市交通局、市妇联、市税务局、市总工会部门不一,当共同的志向将他们凝聚到一起时,产生的“化合反应”绝不简单。

“建议加强出租车运输管理,规范拼车、超速、抢道、违停等不文明行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工会会员的帮扶力度。”“建议提高新形势下普法宣传的有效性。” ……大胆提、认真记、用心改,双向互动间,一座“问计于民”的桥梁岿然屹立;开诚布公中,曾经的不解与质疑悄然消弭。

“活动的价值远不止互相了解。”回忆起与群众的交流,峨眉山市税务局局长宁勤感慨不已,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为纳税人服好务,切实‘减’出企业发展力,‘降’出群众获得感。”

承诺背后,是写满责任与担当的拳拳之心,更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行动之力。

在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政务服务领域,一项项便民措施正在落地:坚持窗口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无法定依据的前置条件和办事材料一律取消,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48%;市级各行权部门、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所有社区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纳入一体化平台办理,网上可办率达到100%……

转作风,向群众汇报;晓民意,听群众意见;解民困,让群众满意──峨眉山市一直在路上。

“零距离” 持初心激扬动力 

“线下”走访不漏一人,“线上”纳谏诚意十足。峨眉山市全体党员干部达成共识:畅通沟通渠道,方能促进情感认同。

“建议重新打造‘好吃一条街’、‘酒吧一条街’,让游客留得住!”“建议深入挖掘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和纪念品,让旅客有看点,也有买点。”“建议利用峨眉的武侠气息,打造武侠网红打卡景点,吸引更多年轻游客。” ……“我为峨眉献一策”活动自开展以来,广大网友从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上千条建议。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建议化为一条条汇集发展力量的纽带,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党委政府。

创新求变,是对时代最深刻的回应。

峨眉山市以网络媒体为重要平台,创新赋予群众路线新的内涵,让群众呼声在名山脚下传得更远、影响更深。

无论是“书记•市长信箱”、“自在社区”,还是官方微博,凡是群众的诉求与建议,各级各部门都认真办理,及时回应,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把群众所需、所盼、所困解决在“家门口”。

感恩新时代,峨眉再出发。

宣传片里,各项发展成就催人奋进;元旦春节文化活动中,市民群众倍感幸福;书画摄影大赛上,镜头下的人与景真实鲜活;峨眉歌曲全球征集中,“爱党、爱国、爱家”的主旋律时时唱响;道德模范评选时,一个个榜样就在身边……直观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由衷向往未来的美好前景,峨眉群众的自豪感更深、归属感更强,共同谋改革的信心不断凝聚,投身发展热潮的动力持续增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峨眉山城,党员干部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脉搏已同频共振。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峨眉河畔,听得见河流奔涌向前、訇然作响,那是大海的方向,也是共同的诗和远方!

夏青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举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