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崛起之路……”9月29日下午,广元市生态环境局通报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广元坚持生态立市,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齐抓共管格局。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立市的意见》《广元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为建设“中国最干净城市”提供了制度保障和重要支撑。大力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全覆盖;建立覆盖所有环保重点工作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格局。
坚持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工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建立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协同机制,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不达标企业落地入园。加强资源节约和利用,强化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单位CDP能耗“十三五”前三年累计下降12.76%。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实现总装机245万千瓦,天然气产量达到42亿立方米。建成低碳试点示范社区(村)36个,建成城市生态休闲廊道和自行车绿道100多公里,建成全省首个生态环保体验馆。
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出台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30条措施,重点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达到99%。2018年,广元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1%,为“十三五”以来最高,是四川省五个达标城市之一。目前已完成市城区19条黑臭水体整治,嘉陵江、白龙江、南河、东河等河流水质均达到Ⅱ类,白龙湖水质达到Ⅰ类;完成47个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17个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评估,以及18家重点监管单位和3个工业园区的土壤监督性监测,全市95.24%的耕地经过国家无公害土壤认证,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完成12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的29个重点问题整治,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实现水源问题整改100%,水量保障率100%,水质达标率100%。全市70.74万户农户中43万余户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市共有农村公厕1817 个(含旅游公厕298个),建有公共厕所的行政村比例达到75%。建立动态排查、协同推进、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分两批次下达2019年度“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任务。2018年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260家,2019年第一、第二批93家“散乱污”企业已完成70家。
坚持保护优先,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天然林、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工程,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创建。截止2018年底,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连年“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达56.81%。累计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保护小区1个,全市36.5万亩湿地得到有效巩固。保护现有39个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12个,森林公园10个,湿地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6个,地质公园3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建成首批10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朝天区、旺苍县建成全省首批12个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县,曾家镇、白朝乡、剑门关镇、天曌山林场入选首批19例“全国最美森林小镇”,一批星级“森林人家”在全省率先建成。
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城乡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行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2%。开展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2018年底,全市新建幸福美丽新村932个。完成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调整完善,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开展生猪屠宰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专项行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3%以上,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比例达到85%以上。
坚持安全至上,有力保障区域环境安全。开展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影响环境质量、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违法行为,推进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十三五以来,全市立案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948起,处罚款5212万元。加强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2018年排查可能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项目45个,环境社会风险现状总体为低风险、可控。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制+责任制+红黄蓝”制度,采取市领导挂联督办、约谈通报、公开曝光、移送追责等多种形式,逐项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广元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制造、绿色发展、系统发展和全局发展保护绿水青山,提升绿水青山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
李全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