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祖国是什么,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加上十三亿中华儿女澎湃的心跳,祖国是什么,是春风江南的翠绿、金秋北国的丰饶,是开放的沿海、崛起的中部,是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日前,罗江区第七届诗歌朗诵大赛决赛暨2019中国•罗江诗歌节闭幕式圆满落下帷幕,组委会已收到数十件诗歌节期间诗人们创作的作品。
决赛中,16支队伍分别来自罗江机关、学校、企业、乡镇及文艺团体。通过精彩角逐,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7名。
本次诗歌节系列活动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诗人、艺术家们深入罗江黄金旅游路线、乡村振兴示范点,参观东篱南山国际乡村俱乐部,三国遗迹庞统祠、古蜀驿道,白马关镇万佛民俗村,鄢家镇星光村,看乡村振兴,访名物风流。在白马关镇万佛村,看到村民们漂亮的住房和人居环境,诗人、艺术家们感慨,“我们生活在城里的钢筋水泥中,这里的人们生活在花园锦簇中,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
“一条非常深的辙印,像一条时间的绳索,把所有人的孤独绑在一起,没有任何人从中脱身。”在各个景点、采风现场,艺术家们豪情勃发,兴致高昂,即兴创作了诗歌和艺术佳作。
新诗创作座谈会是诗歌节的重头戏之一,著名诗评家曹纪祖,《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干海兵主持,德阳市、罗江区诗人,罗江区诗歌爱好者、学生代表100余人参加创作交流。从新诗的源头讲到当前诗坛的现状,从新诗的特点讲到表现形式与创作技巧,从新诗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讲到诗歌的抒情功能、社会功能。嘉宾们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创作编辑经验,让参会的诗人们受益匪浅,解决了很多写作困惑。
省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李斌为罗江中学师生及罗江诗歌爱好者作了“诗歌进校园”公益讲座。从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望江南•超然台作》三首诗入手,结合自身经历,李斌给同学们讲解了读诗的三个层次──情感、思想、意境,而最高的境界就是从诗中读到自己。讲座中,李斌非常注重交流互动,让同学们大胆谈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并热情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诗歌创作是否需要灵感”、“如何解读诗歌”、“如何在自然中读到自己”等问题。
本届诗歌节,参与诗人来自全国各地,且首次有创作旧体诗词的诗人参加活动。诗人们深入罗江,了解罗江丰厚的人文底蕴和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走进学校,与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举办创作座谈会,为诗歌爱好者答疑解惑,提高罗江诗歌爱好者的鉴赏和创作水平,受到赞誉和好评。
目前,组委会已收到数十件诗歌节期间诗人们创作的作品,罗江的美誉度越来越大,中国•罗江诗歌节的名片越来越响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