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日前,全省共14家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其中,广安市武胜县经开区荣登榜单。
武胜县经开区设立于2003年5月,2019年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刚升级为省级经开区不久,武胜县经开区为何又获此殊荣?近年来,武胜县紧扣四川省委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和市委“3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布局,按照“三产联动、产城融合、专业专注”发展理念,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以火锅和蚕桑为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贡献武胜力量。
“煮沸”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火锅产业园
9月30日,在位于武胜县街子工业园区的四川皓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箱箱食品专用发热包正被装上货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食品加工企业。而位于武胜经开区的四川武胜展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将方便火锅进行配料、贴签、包装。
“今年5月,公司正式入驻武胜,专门为全国百余家食品加工企业配套发热包,包括武胜展华等火锅企业。”四川皓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裕竹告诉记者,该公司入驻武胜前,武胜方便火锅的发热包都是从外地采购,而如今,除了包装盒,方便火锅已能自产自销,初步形成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一锅红汤“煮沸”一个产业,武胜大力发展火锅产业的底气何在?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武胜县按照“一县一特色,一园一主业”产业规划部署,抢抓川渝 共建合作示范区的机遇,着力构建从火锅原料种植到底料及食材加工、从检验检测到产品研发、从仓储冷链物流到展示交易和消费体验的火锅产业生态圈,打造“川渝独有、全国一流”的武胜火锅产业园。
如何打造?据了解,武胜火锅产业园将投资20亿元以上,打造“三基地三中心一街区”,包括原料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基地、品牌推广基地、产品研发中心、冷链仓储中心、交易集散中心和文创体验街区。到2020年,力争打造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武胜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国火锅产业逼近万亿元规模,逐步形成工业化、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武胜瞄准这一产业商机,利用蔬菜、花椒、辣椒等基地,引进更多以火锅底料、食材、油料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并引进知名品牌企业进行营销策划,加强火锅产业品牌设计、包装、策划、营销。
武胜招商部门还将抓住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和成都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机遇,面向重庆、对接成都,开展园区招商引资,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拉长完善产业链条,围绕火锅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引进火锅加工企业上下游配套项目 。
龙头带动: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
9月27日下午,在2019农博会四川特色农产品电视推介会上,一场旗袍时装秀吸引了不少嘉宾的眼球。
据现场主持人介绍,这些旗袍的原料均来自于武胜县经开区的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茧丝绸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蚕桑生产、蚕茧收烘、缫丝加工、织绸、丝绸销售、出口、丝绸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丝绸重点企业,生产的精品丝销往国内外高端市场及高端织造知名企业。
众所周知,丝绢是以蚕丝为原材料。2017年以前,安泰茧丝绸公司每年外购蚕茧达80%以上,加上物流、储存、损耗等,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加快丝娟业发展,后来,政府大力引导发展蚕桑产业,这让企业看到了新的希望。截止目前,该县新建优质蚕桑基地1.8万亩,农业产值达到2亿元。在政府的扶持下,该公司也建成高标准、高质量蚕桑示范基地0.8万余亩,辐射带动业主、农户发展优质蚕桑产业基地1万亩。随着基地的相继建成投产,安泰茧丝绸公司实现了生产原材料由“外购”到“内供”的转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今,该公司已建有200亩的丝绸工业文化旅游园区,现有缫丝规模9600绪,剑杆织机24台,年产生丝500吨,年产绸150万米,实现年产值4亿余元,创利税4000万元。在安泰茧丝绸公司这一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蚕桑产业为依托的丝娟制造,助推了武胜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以火锅和蚕桑产业为代表的武胜县农产品加工园的产值已达到160亿元。未来,武胜县将通过完善火锅、丝绢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做好品牌推广、产品加工、产品研发等,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培养更多驰名商标,力争通过三年时间,让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龙俊帆 张施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郭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