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眉山市召开“弘扬三苏精神,做强文旅产业”专题协商座谈会。眉山市委书记慕新海出席会议并讲话。眉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和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眉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光彩主持会议。
会上,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迎晓通报了眉山市“弘扬三苏精神,做强文旅产业”的有关情况。眉山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新联会和侨台界代表人士围绕主题发言。民革眉山市总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宋洪芳作“整合资源,深化研学活动,促进东坡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发言。
宋洪芳认为,东坡文化传承与全市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研学是很好的思路和方向。三苏祠博物馆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省研学基地后,与部分宾馆、饭店、旅行社及学校建立了多方合作关系,组建研学公司。开展了祭拜三苏父子、三苏祠参观、茶道香道体验及苏轼书法等研学课程,集中苏学专家及专业人士,打造了《我家江水初发源──千年奔腾的岷江历史地理文化流变》《苏轼是怎么炼成的──探索苏轼成才之秘》等十门精品课程,三苏祠研学游年增长率达到100%,研学活动正在走向深入。
民革眉山市总支通过开展专题调研,走访三苏名家名师,集成各方意见,就“整合资源,深化研学活动,促进东坡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一批研学场馆和营地。针对三苏祠研学场馆不足,三苏祠祠堂园区及纪念馆,主要建筑及亭台楼阁,不适合作为独立的研学场馆;研学时间2至4天,需要解决学生研学吃住行问题,建议结合全市已经批准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东坡文化相关场所,打造一批东坡文化研学场馆;整合三苏祠周边及研学线路沿线宾馆、饭店、旅行社资源,打造一批研学营地。
二是整合名家名师资源,打造研学名师团队和精品课程。针对研学师资和课程缺失的问题 ,结合全市中小学一线名师组建的东坡文化讲师团,以及由他们精心打造的以分享、故事、互动、诵读、吟唱、舞蹈等形式呈现的东坡文化系列讲座。建议从教学经验和对东坡文化的研究深度考虑,将东坡文化讲师团作为重要研学师资力量;整合系列讲座资源,丰富研学课程;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研学改革,树立典型,让东坡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三是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研学线路。按照研学时间要求,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以三苏祠为中心,东坡足迹所到之处、东坡诗词文章描述之地以及东坡饮食文化、茶文化涉及之地为重点,联合打造2日、3日、4日研学线路。诗词描写“瓦屋寒堆春后雪”,可以将瓦屋山纳入4日线路;诗词描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以将青神国际竹艺城纳入3日研学线路;将苏坟山更名为“短松岗”,纳入2日研学线路,让青少年学生在旅行中领略东坡诗词文章之美,感受东坡先生的人格魅力。
四是强化营销,做大研学市场。针对目前来三苏祠研学的群体主要集中在本市和成都、乐山,建议加大营销力度,分期分批推进。首先突破周边,特别是成绵乐城际列车沿线出行方便区域,进而全川;其次是走向东坡足迹所到之地,进而全国;走向东坡文化影响之地,如港澳台,进而走向世界。呼吁尽快召集苏学名家、优秀师资、研学机构、教育研究专家及相关部门,开展研学研讨,集成各方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研学规划,整体推进。让苏东坡这张名片,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学生,让东坡文化在传承与发扬光大的同时,推动全市文旅融合发展。
△中共眉山市委书记慕新海发表讲话
眉山市委书记慕新海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民革对研学的思考和建议。围绕“弘扬三苏精神,做强文旅产业”,就自己对三苏文化这张名片如何擦亮?文旅融合这篇文章如何做好?文旅产业如何抓?东坡文化“七个一工程”如何一个一个落地落实?如何打造文旅新地标?三苏精神如何总结提炼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同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引发了与会每一位同志的深入思考。他要求与会各部门,认真梳理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指导工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妍 部分图文资料由民革眉山市总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