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四川省低空协同管理第二批试点空域正式启用,将自贡、北川、金堂通航机场空域纳入协同管理范围,新增空域面积2倍以上,让我省通航企业飞得更顺畅。
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自贡凤鸣通用机场,展现在观观眼前的这架固定翼飞机就是此次首飞的飞机,而它会从自贡凤鸣通用机场起飞转场至洛带机场。观观了解到,与过去不同,此次飞行的申报流程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据机场塔台管制员罗郁葱介绍,空域内飞行从层层审批改为了报备,具体来讲,就是由以往的至少提前1周的空域申请、提前1天的计划申请、起飞前的放飞申请“三个环节”简化为“飞行前1小时,通过多种形式报备”就可以飞了。
上午10点半,随着驼峰公司固定翼教练机的成功首飞,自贡通航机场协同管理试点空域正式启用。在这片空域下,飞行流程不仅得到了简化,还实现了“目视自主飞行”。观观了解到,此次飞行的是新开辟的“自贡到洛带”低空目视通道,因此,飞行员可在通道内自主判断飞行条件,执行飞行任务。
四川驼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天发谈到,他们飞行员空中自行观察避让飞机及地面障碍物,并对决策和安全负责。这一全新的模式,突破了原有的“管制指挥”对空域容量的限制,也就是说空域随时开放、不限容量,成为了真正的“空中高速公路”,上路自由、自担责任。
据省低空办介绍,不仅是自贡,此次试点还将北川、金堂通航机场空域纳入协同管理范围,空域面积由过去的2100余平方公里扩大至6700余平方公里,增加2倍多。低空目视通道也从成都延伸到了川南区域主要城市,由1条增加至5条,长度由几十公里拓展至近500公里。
省低空办总工程师曹坤告诉我们,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川南地区的低空飞行网络,实现了成都与眉山、自贡、乐山、内江、资阳等城市的互联互通,可以预见,随着第二批试点空域的启用,未来我省通用航空市场将更为广阔。
据了解,自去年12月,我省首批试点空域启用以来,参与运行的通航企业已达达42家,飞行35000余架次、8000余小时,飞行效益明显提升。下一步,我省还将拓展试点空域范围,力争尽早实现全省低空空域联网成片,为促进通用航空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贡献“四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