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27亿元民生资金用在了哪里?眉山晒出这张“成绩单”

2020-04-22 18:4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56.27亿元用之于民!秉承眉山先贤苏东坡“爱民之深、忧民之切”的民生理念,眉山市委、市政府交出一份高分民生答卷。4月22日,记者从眉山市2019年政府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眉山已全面完成十大民生工程117个项目和20件民生大事,涵盖教育、卫生、就业等多个百姓关心的内容。

7月8日,眉山主城区14个农贸市场全面完成升级改造,旧貌换新颜,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加干净丰富;

9月2日,眉山市35所新建中小学、幼儿园开学,这是眉山建区设市以来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最多的一年;

11月27日,全省第一条8车道经营性高速──成乐高速公路扩容建设项目青龙场至眉山试验段正式建成通车;

12月10日,省道106线眉山段狮子坎、卓家收费站停止收取车辆通行费,眉山市“开门听音、网络问政”解决百姓实际问题;

12月19日,华西医院眉山妇女儿童医院举行揭牌仪式;

12月20日,成德眉资四市公共交通正式实现“一卡通刷,优惠共享”……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无难事,有呼必有应。2019年,眉山市市委书记、市长同时担任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倾听民意,解决群众“民生难”,亲自调研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并构建起“群众提、政府办、群众评”的长效机制。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为该市民生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当好了“领路人”。

那么,2019年,眉山的156.27亿到底用在了哪儿?解决了哪些民生难事?办成了哪些民生大事?

2020年,眉山又有哪些新的民生项目值得关注?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发展,又将为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就业致富】

从劳有所得迈向劳有厚得。

就业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2019年,眉山市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群众致富。该市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3266.9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22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7%,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8%;新建青年众创空间(孵化基地)7个,落实创业就业税收优惠5.471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34万元。

去年,眉山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22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3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7%。全年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会206场,提供招聘岗位11.33万个。

2020年,眉山将加强成德眉资招聘信息共享,以促进区域内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不间断开展以“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为主题的“春风行动”系列线上招聘活动。 
针对特殊群体“就业难”问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另外,全面及时兑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实施社保降费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有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现有政策,减轻企业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并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教育优学】

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

加快学校建设,实现“学有所教”,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

2019年,眉山大力推进教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2.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47.04万平方米,建成投用35所中小学、幼儿园,改善116个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装备;新建155个公共篮球场、223个村级体育设施,市体育馆和市“两中心”投入使用;落实各项学生资助资金2.8亿元、惠及学生28万余人;加强开放合作,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建成招生,引进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来眉办学。

近4年,眉山市累计教育总投入达220亿元,其中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4所,新增学位3.5万余个,化解中小学大班额676个。

加快推动学校建设,扩大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好入学”“入好学”的新期待,是眉山市教育部门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眉山市将根据城镇化进程,合理做好学校布局规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扩容工程,今年新(续)建义务教育学校10所,新增学位1.3万个,确保基本消除大班额。另一方面,强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80所两类学校在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建设和图书、计算机等教学装备配备方面的办学条件。

此外,眉山将重点办好29个义务教育优质集团校和12个市级、51个县级办学共同体,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落实“眉山优才工程”,实施好“眉州名师”培育对象培育计划,发挥名优教师示范作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医疗卫生】

从病有所医迈向病有良医。

扩增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实现“病有所医”,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

2019年,眉山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8%,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达520元;持续推进健康扶贫服务,为149791名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下调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近年来,眉山不断夯实城乡医疗卫生基础。2019年,实施重点卫生健康建设项目17个,总投资36亿元。华西医院眉山妇女儿童医院主体封顶;眉山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项目具备投用条件;该市新增投用医疗建筑面积18万平米。眉山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与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华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眉山变成现实,眉山人民即将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华西的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眉山将继续实施重点建设项目7个,预计新增投资5亿元。华西医院眉山妇女儿童医院项目门诊计划于年底建成开诊;眉山市中医医院、市疾控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另外,将启动“智慧卫生”项目建设,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网络。

据眉山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眉山将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与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不断引入华西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深入推进成眉卫生健康领域同城化发展,在医疗服务、疾病防控、卫生应急、人才交流、卫生信息化等方面广泛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推动两市高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养老保障】

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

2019年,眉山市启动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该市老年大学开工建设;在全市20个乡镇开展农村养老服务示范体系建设,完成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6所;为77925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困难家庭高龄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障覆盖范围,为70933名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特困救助城乡标准分别提升至750元/月和500元/月。

眉山的老年群体日渐享受到“时光慢一点、快乐多一点、夕阳更灿烂”的眉山养老生活。

今年,眉山市将继续深化农村养老“四个三”模式,在阵地建设、队伍培育、服务提供及政策保障四个方面加大对农村养老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分类建设一批“1+N”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分类培训机制,制定全市统一、规范的养老服务设施运行补贴政策,发展“互联网+”居家养老应急服务网络,发展护理型床位,重点为特困人员、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

【扶贫扶困】

从弱有所扶迈向弱有众扶。

2019年,眉山持续巩固脱贫成效,16.2万脱贫对象稳定脱贫不返贫;对残疾人群实施“量体裁衣”式服务,实现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2.5万余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570元/月、380元/月;启动36个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投入残疾人康复资金1000多万元,资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220例,为260名脑瘫和听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对全市4073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实施精准关爱。

今年,将开展儿童康复、残疾人辅具、白内障复明手术、康复机构建设等惠民工程。其中,按照《眉山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要求,依托脑瘫、听障儿童康复救助两个民生项目为该市有康复意愿和康复价值的所有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项目救助,并增加智力儿童康复和自闭症儿童康复两个项目。

【安居宜居】

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2019年,眉山市进行全市范围内的“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共厕所280座、农村户厕4549户。改造危旧房棚户区1183套、农村危房4272户、农村土坯房8640户,发放租赁补贴1477户;巩固提升5.9258万农村人口饮水保障能力;建设公众移动通信基站1056个,改造农村低压变压器73台、农村10千伏电网线路120公里,新建农村低压线路104公里、农村燃气管网180公里。

眉山老旧小区改造已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眉山市将大力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40个,楼栋1349栋,住户20162户,建筑面积211.549万平方米,预计投资7.37亿元。

目前,相关部门编制出台了《眉山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导则》和《眉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已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1.2994亿元,各县(区)正在组建机构,调配力量,确保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及时开工,按时完成。

2019年,眉山市完成人工造林7.21万亩,新建成公园15个、全市公园总数达153个,城乡绿化覆盖率增长到58.04%,森林覆盖率增长到49.77%,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另外,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78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8万个,配套建设生态湿地22.51万平方米;5处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全市17条市级河(湖、渠系)水质整体改善,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首次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年优良天数首次突破300天、达到313天,PM2.5、优良率同比基准年改善保持全省“双第一”,多年铁腕治污换来更多“眉山蓝”。

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推进,眉山的交通基层设施实现跨越发展。成眉日发行动车加密至57列,特别是成贵高铁全线通车后,眉山直接连通广州、上海等重要城市,融入国内主要大城市“8小时交通圈”;新增彭山经黄龙溪、彭山至新津两条跨市公交线路;建成一级公路37.9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67.8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路保有量超过600公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眉山市政府秘书长吴江在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眉山市委、市政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顺应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疫情仍未散去,2020年虽是迎接挑战的一年,对眉山来说,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妍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