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6月9日下午16时50分左右,凉山州木里县项脚蒙古族乡项脚村阿牛窝子组突降短时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爆发前,沟道沿途两岸群众78户386人紧急撤离转移,实现成功避险。
据了解,此次泥石流属于火灾次生泥石流灾害,该隐患点是今年“3.28”木里森林火灾后排查出的新增泥石流隐患点。6月9日16时28分,当地监测人员就在微信工作群发出暴雨预警信息,16时54分,乡党委政府在接到泥石流预警后,第一时间组织群众按先前演练的路线转移撤离。17时10分,泥石流通过人口集聚的阿牛窝子集中安置点沟道时,所有村民已提前撤离到安全地带避让。从上游第一条预警信息发出,到沟道沿途两岸6个村民小组的78户村民386人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在短短十五分钟之内完成。
今年,凉山境内多地发生森林火灾,尤其木里、西昌、喜德等地过火面积大,随之带来较高次生隐患威胁。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由于火灾过后产生大量灰烬,地表土体开裂,便于降水入渗,只要遇到合适的降雨条件,很容易诱发泥石流灾害。
记者了解到,木里“3.28”森林火灾后,当地及时组织专业技术单位全面开展火后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共确认隐患点40个,其中新增29个,项脚乡排查确认地质灾害隐患点12个,其中新增9个。针对项脚乡甲尔沟流域面积大、沟道长、支沟多、群众居住分散等特点,采取统一布控、分段守候、信息共享的方式,各村民小组之间可以随时实现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在最短时间内将预警信息快速传递,最大限度缩短撤离避让时间。下一步,木里县将在项脚、白碉两个乡分别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现场指挥部,负责统筹相关力量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记者 邓绍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