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3日,“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邓小平故里广安市广安区。广安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永明在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一年来,广安区深入贯彻全省文旅发展大会、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座谈会精神,高举红色旅游发展大旗,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正加快实现从单纯红色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
2019年以来,广安区新签约文旅项目19个,总投资56亿元,新开放旅游景区景点6个。2019年,全区接待游客173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实现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创近年新高。广安区荣获“2019中国(区域)最具魅力人气旅游城市”称号。
刘永明介绍,一年来,广安区的旅游发展主要呈现出四大变化。
一、红色旅游呈现新亮点。坚持打造以邓小平故里景区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示范和标杆。投入资金约6亿元,实施小平故里景区红色教育“场馆提升”、景区景点“形象提升”、旧居旧址“氛围提升”三大工程,启动建设邓小平故里新游客中心,提档升级求是广场等19处重要节点,修缮保路运动领袖蒲殿俊祖居、早期共产党员胡伦故居,推进邓小平故里景区提质扩面。建成小平干部学院,2019年培训学员3.4万人次,年培训总量创下历史新高。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赛2019年晋升为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在赛事组织、赛事传播、配套活动等方面提档升级。
二、红绿融合迈出新步伐。坚持“红+绿”旅游发展理念,浔栖江南度假区建成运营,既布局有川东首个风情浪漫泡泡屋,还能体验江南水乡风情;百美村宿·三星分享村建成运营,3000亩的四季花海建成开园。全国首个以羊文化为主题的乐园──世界羊仔小镇、占地140亩的云朵浔梦亲子乐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以“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理念建设的龙安柚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举办了中国广安龙安柚旅游文化节活动。
三、休闲旅游开创新局面。集休闲游乐、特色餐饮、户外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项目──乐活城开放运营,开业至今仅6个月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按照4A级景区标准设计的城市水体──官盛湖生态湿地项目开工建设,占地2300平方米的川东民俗博物馆建成投用,成为游客参观、学习、体验川东民俗文化的首选地。以4A级景区标准建设的渠江印象休闲旅游度假区建成开放,成为游客休闲打卡集聚地。4A级景区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启动天象湖提档升级工程将进一步完善。
四、旅游配套展现新成效。银昆高速小平故里互通及连接线工程具备通车条件,广安绕城高速公路启动建设,福兴大道、协兴大道等通景公路绿化提档,构建起主城区至小平故里景区景观廊道。开发导游智能移动终端,实现小平故里景区重点区域WIFI全覆盖,景区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与重庆合作打造“故里行·红岩魂·川渝情”旅游线路,与中山、湘潭等联手推广“广安—重庆—长沙—井冈山—深圳—中山”伟人故里足迹旅游线路,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
刘永明介绍,广安将深入贯彻中、省关于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编制好“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讲好广安故事、谋好旅游项目、做好文旅产品,增强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加快创建全省、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一是实施红色旅游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小平故里景区提质,推进改革开放博览园规划建设,构筑红色旅游核心区。围绕小平同志青少年活动足迹,打造小平足迹游精品旅游线路。持续做强小平干部学院,开发红色教育研学课程体系,探索建设红色教育研学综合实验区;深度挖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秦炳、红岩英烈杨汉秀等广安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旅游国际形象展示窗口。
二是实施文化旅游样板工程。深入挖掘宕渠文化、川东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留住老城记忆,展现老城厚重文化。依托肖溪古镇建设特色鲜明的川东民俗文化、休闲小镇。规划建设高品质主题游乐公园,填补川东北大型游乐场空白。
三是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坚持农旅融合,以“四季有主题,全年无淡季”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最美乡村,环绕小平故里景区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建设“西南水乡──大龙滨江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将龙安柚旅游文化节打造为全川极具影响力的节会,打造全川乡村旅游“广字号”品牌。
四是实施旅游服务配套工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尽快投用银昆高速邓小平故居互通及连接线,建成100公里美丽乡村旅游公路,全域规划建设体量适当的生态停车场。健全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强化公共交通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打造并开通主题旅游专线。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搭建智游天府地方平台,打造集智能导游、医疗急救、交通导航等于一体的服务体系。继续深化与媒体等合作,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开展专题营销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宫小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