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制乡村建设 夯实法制甘孜基础

2020-09-25 18:2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加强法制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一直以来,甘孜州司法局大力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提供法治保障,为建设法治甘孜奠定坚实法治基础。

一是规范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农村基层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执法。整合自然资源、市场监管、住建城管等部门的力量和资源,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强化乡村执法监督。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土地管理、公平交易、道路交通、社会治安、建设规划、旅游商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开展农资打假、打击私屠滥宰、保证食品、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典型案件。

二是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州群众基础。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调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的定位,加快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体平台建设,扩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热线平台覆盖面,依托司法所设立公证协办点、法律援助代办点、行政复议咨询点、行政执法意见收集点、立法民意采集点,让群众获得“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的随身法律服务。实施司法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鼓励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加强法律服务结对帮扶,落实“一村一法律工作者”制度,推广远程法律服务,切实解决法律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在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促进乡村依法治理中的作用。

三是优化乡村振兴法律服务供给。积极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林草权等确权或流转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依法保护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积极开展法治体检,防范法律风险。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全面发展、农村改革、乡村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成立乡村振兴律师服务团、律师志愿团。鼓励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主动向农村延伸。依法规范各类组织、个人参与乡村振兴活动。

四是加强乡村法治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深化以案说法、以案释法,讲好乡村法治故事;全面推进“法律进乡村”,把法律常识教育列入劳务培训、农牧民夜校重要内容,提升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和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提倡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摒弃私力救济“仇杀”“赔命价”等传统陋习,杜绝私藏枪支;大力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加大对网格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及村民代表法治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宣传队伍;将法治元素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乡村旅游景区自然景观,打造一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农村法治广场、长廊、院坝等法治文化阵地,力争到 2022 年全州每个村(社区)有 1 个以上法治文化阵地。

通过三年乡村法治建设,实现全州乡村振兴法规制度不断完善,乡村执法文明规范,乡村司法保障充分,乡村普法依法治理深入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乡村法治环境良好,乡村振兴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行动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乡村法治氛围基本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