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如何处理?一元押金开启“青神模式” 

2020-10-13 15:3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约35—40亿个,这些大大小小的农药瓶、农药袋难以自然降解,里面残留的农药对环境污染极大,如何处理一直是个大问题。近日,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自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 转运农药包装废弃物

事实上,在此之前,眉山市青神县已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尤其是自去年被列为全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县以来,该县通过农业农村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实践,目前该县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市场主体回收、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机构处置”的新路子。国庆前夕,记者前往青神县,实地调查采访当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情况。

一元押金 撬动回收积极性

“老板,我退46个瓶子。”“好,每个瓶子退你1元钱,共46元,下次记得用完了农药后,把瓶子洗三遍,把瓶盖盖好再退回来。”9月30日,在青神县城盐关路59号的一处农资销售门店,店主罗建接过村民杨亚平送来的空农药瓶、空农药袋,用农药包装押金收费终端扫码枪一个一个地扫着。

杨亚平是青神县白果乡胡坝村3组的村民,家里种了7亩蔬菜,当天一大早他准备到农资门店购买杀螨剂。出发前,他带上了家里用过的农药瓶和农药袋,这些农药包装废弃物,都是不久前打药时留下来的。

“以前用完后的农药瓶、农药袋不懂怎么处理,一般都随手丢在兑农药的池塘、沟渠边,对土地、空气都造成了污染,如今有了专业的渠道回收,真不错!”杨亚平说,现在大家都晓得这些瓶子、袋子可以换钱,用完都不乱扔了,“赶场”时顺便拿到场镇的门市上回收。

说话间,白果乡官厅坝村4组村民罗建文也提着一袋空农药瓶前来兑换。“我家有30亩柑橘,针对红蜘蛛、潜叶蛾、蚜虫等各种病虫防治,有时也会用一点农药。”72岁的罗建文告诉记者,过去果园里使用过的农药瓶集中堆放在地边,味道很大,丢在草丛里踩到又容易摔跤,现在基本上一个月来退一次,解决了污染问题。

△ 群众来兑换

“不管是空农药瓶子还是袋子,都是1元钱一个。比如说,销售一瓶农药10元钱,里面就含了1元钱的农药包装的押金,农户使用完,退回来就返还农户1元钱,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农户又受了益。”罗建说,过去由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缺少经济价值,在没有政策鼓励的情况下,农户用完药后主动收集交回农药包装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包装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沟渠河道。如今,青神县以“1元押金”方式,撬动了农民的回收意愿,提升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带动我市农业生态环境治理逐步走向精细化。

一套系统 极大提高回收率

“每个农药瓶都有一个二维码,卖出去多少,收回多少瓶子,扫码过后,电脑里都清清楚楚地记录着。”罗建从事农资销售20年,账目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清晰过。作为青神县107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之一,他的电脑里有一套农药包装押金收费终端系统,负责定点回购农民手中的废弃农药瓶、农药袋,所有农药的购销数据都一清二楚。

据介绍,为有效解决农民施用农药后随意丢弃包装废弃物现象,减少对土壤、水源污染,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青神县于2017年3月制定《关于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专项工作方案》,通过试点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点,探索农药废弃包装物有效回收机制,探索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回收原则。

当时也在农资销售门店推行过押金制,但回收量不理想。为啥?“以前是手写的纸质押金条,卖几瓶农药就要写一张单子,农户容易弄丢,来来回回也麻烦,干脆就不来退了。”青神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10月,该县组织全县的农资经销商开会,第一步是要求所有农资销售店铺配电脑、扫码枪、联网,全县107家农资销售店铺整改达标;12月又组织召开了一次农药包装押金制系统的使用培训会,这样全县的农资销售商都学会了使用这套系统,所有的农药销售、包装回收经过扫码枪录入电脑端,极大地提高了回收率。

记者在罗建门店的电脑上看到──收押13923元,未退10986元,返回2937元。“每个瓶子押金1元,13923元就是卖出去13923瓶(袋),已经回收回来的有2937个。”罗建说,农药包装押金收费终端主要包括带押金销售、退押金以及清运功能,农户退回来的包装数量达到一定量之后,销售人员只需要在电脑上轻轻一点“一键清运”,后台就会把定位发送到清运人员的手机端,当天即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清运。“9月24日,我这里清运走的农药废弃包装就有311公斤。”“不仅如此,农技专家根据这个系统里的农药销售记录,可以反推出近段时间的病虫害类型,掌握全县各种作物的生长情况,科学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果不从农资门市购买农药,那如何确保回收率?针对那些不从农资销售点购买农药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青神县采取“有偿回收制”,比如以0.5元/斤的价格专门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同时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与一些农业项目支持挂钩,调动了大户的回收积极性。

一种模式 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

9月30日,记者在青神县白果乡白云村看到,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白云村闲置的村委会被改造成了青神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回收站,其中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旁边一间是废旧地膜回收点。

△ 第三方公司清运农药包装废弃物

“昨天晚上,从成都过来的回收车才清运走了2吨左右。”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试点以来,全县100多个回收点的农药废弃包装都汇集到这里,第三方公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清运。“由于涉及特殊垃圾,每次转运都要报环保部门批准,而且所有的路线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更。”

这些农药包装废弃物将被运往哪里?据第三方公司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长寅介绍,目前,农药包装废弃物均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这些成吨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将在成都一家专业的公司实施无害化处理。

“作为全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县之一,青神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加大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力度。通过农药经销商、有资质的回收公司和农户三方配合,使整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得到全面回收,从而减少了面源污染,使土壤、大气和水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已达到95%。下一步,青神县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等工作,将此项工作新模式全面推向深入。

杜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妍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