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黄水镇:营造美好生活场景 构建大美公园社区

2020-11-04 17:3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31日-11月1日,2020全球城市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等领导和来自世界各地近千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会议。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党委书记袁甫作为邀请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并做了主题演讲,以黄水镇为例向世界介绍了成都市、双流区在探索公园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构建未来美好生活场景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得到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赏。

近年来,黄水镇深入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坚守“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初心,以场景营造为抓手,坚持乡愁与城愁同调、发展与治理同振、文化与生活同美,积极探索公园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初步建成了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社区。

一、坚持营造生态场景,噪音污染区变“网红”景区

黄水镇云华社区部分区域,因居民房屋位于飞机航线下,航空噪音影响居民生活品质。2015年,双流区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让云华新村122户居民搬进了新居,改善了生活环境。但新的难题是如何实现生态价值多元转化,让搬迁后的居民共同受益?2017年底,通过与四川航空公司合作,按照“自然生态本底+熊猫大地景观+健康绿道风光”思路,打造了国内最大航空大地景观空港花田。昔日的噪音区变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景区,群众也都成了“房东”“股东”“老板”,2019年社区集体经济收益突破2000万元,人均年收入翻番、超过4万元,真正实现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二、营造产业场景,空壳社区变农商文旅体融合示范区

白塔社区过去基础配套差、产业落后。近年来,社区依托毗邻牧马山历史文化保护区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精品民宿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但如何让社区居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呢?黄水镇采取“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模式,出资180万元与本土企业合作打造“板坡·良舍”精品民宿项目,并依托新村建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和10个产业合作社,群众收入节节攀升。居民王洪彬算了一笔账,今年底,全家预计收入20万元,比三年前翻一番。“板坡·良舍”民宿可获得不少于1万元分红,儿媳在该民宿打工,每月工资3000元;5亩承包地入股土地合作社,年底可收入1万元租金、1.5万元分红;此外还出租一套150m2新村房屋,年租金3万元。白塔社区像王洪彬这样的家庭还很多,预计年底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超300万,人均增收近4000元。

三、营造服务场景,集中安置小区变新型城市社区

2014年,9600多人搬入楠柳社区集中安置小区,黄水镇按照“15分钟生活服务圈”标准,在1km2范围内集中配置了学校、医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公服设施,社区硬件上了新台阶。而棘手的难题是,如何实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刚搬入新居时,小区常出现乱丢垃圾、圈地种菜、物业费收缴难等现象。为此,黄水镇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合作打造“睦邻生活服务馆”,开展4:30儿童课堂、社会公益、文艺培训等服务,潜移默化引导群众从“村民”向“市民”转变。针对部分群众的土地情节和种菜愿望,创新打造“共享菜地”,对一处5亩的闲置土地进行整理,划分出39块“微菜地”,按照“志愿服务时长优先、文明家庭优先、物业费足额缴纳优先”等条件,对报名群众进行筛选,商议制定菜园规划、菜园公约,建立栽培管理和积分进退机制。“共享菜地”实施以来,社区物业费缴纳比例由原先不足65%上升到95%,小区里不文明现象也明显减少。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