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④ |“放管服”改革以来 四川涌现出这些优秀做法

2021-03-29 10:2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清单之外无证明”、“五统一”、“首证通”……四川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做法?3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省西部开发办(攀西办)专职副主任邓超做了具体介绍。

看成都: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成都市在双流区、新津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双流区对项目前期工作、审批流程、中介服务等全过程进行重构,将企业需完成的28项审批事项中的15项作为企业承诺,项目审批时间由过去197天优化为约60天。新津区采用四步工作法,审批部门一次性告知准入标准和办事须知,企业完成各项审查、登记,并办理承诺事项相关手续,最后由企业申请验收,合格即投产。试点项目仅用1个月就实现开工,用时不到原来20%。

看泸州:

“0证明城市”改革变“群众跑”为“部门找”。泸州市以“清单之外无证明”为目标,全面取消各类无谓证明。按“法无规定一律取消、法有规定替代取消”原则,从审批机构索要、办事群众提供、证明材料开具三方进行清理,通过“直接取消、当事人告知承诺、数据共享、部门间协查、审批机构自行调查核实”等方式替代证明材料,同步建立市、区(县)两级证明事项取消清单。取消后全市每年约减少各类证明材料150万份。

看广安:

“五统一”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广安市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组织、流程、平台、体系、监管“五统一”的工作机制,通过分类制定审批流程,分阶段并联审批,推行区域评估、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将审批时间提速50%以上。

看成都高新:

探索“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2018年4月,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首证通”模式,将影响市场主体开办效率的关键许可事项作为“首证”,次要事项作为“后证”,“后证”见“首证”只做形式审查,确认后直接发证。“首证通”模式推开以来,将2—3月的证照办理时常压缩至1个工作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