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区:“爱成都·迎大运”2021将发布社会公益活动清单

2021-03-06 17:51:00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其中,面对老百姓对教育多样化、优质化的新期待,成都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发力点转向“全域优质”“高位均衡”,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跃进,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幸福美好的城市优教蓝图如何绘就?2月22日起,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传媒集团联合指导,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儿童团共同推出《对话教育,共谋幸福》局长访谈,聚焦城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码幸福美好生活。

本期专访嘉宾

为响应“爱成都·迎大运”的号召,构建和谐社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2020年,青羊区开展了一系列“爱成都·迎大运”主题教育活动,构建了青少年志愿服务十大行动宣传教育体系,通过走进社区开展大运知识普及、景观景点人文介绍、大运英语知识普及等,进行成都志愿者宣讲,同时引导广大青少年成为主动传播大运志愿者的小小“代言人”。


▲青羊区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据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杰介绍,前期青羊区开展了爱成都·迎大运──青羊区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宣读了首批大运志愿名单,成立了大运知识宣讲队、大运英语提升队、安全文明劝导队、人文行走导学队、启智创新探索队、熊猫课程送教队、绿色家园公约队、蓉城故事讲述队、天府绿道服务队、爱心助困帮扶队十支志愿者服务队。


▲金沙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青羊区“爱成都·迎大运”志愿服务已开展近40场,覆盖青羊区大街小巷,志愿者也由之前的近100人发展到了目前的200余人。志愿服务队通过走进社区普及大运知识、景观景点人文介绍、大运英语提升等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主动传播大运相关内容,成为蓉城小小“代言人”。

2021年,青羊区各中小学校将形成成熟的“爱成都·迎大运”志愿服务模式,与家庭、社区建立良性互动,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紧密配合,鼓励家长和社区工作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广泛参与进来,从而构建起链接学校、家庭、社区的工作网络,让其发挥各自优势,来推动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

此外,青羊区还将搭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社合作平台,发布青羊区中小学“爱成都·迎大运”社会公益活动项目清单。

对于泡桐树小学的孩子们来讲,“大运会”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泡桐树小学组织学生参加大运会主题活动

据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介绍,在去年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学校就以“泡娃爱成都,桐心迎大运”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奥运冠军、大运会形象大使冯喆也特意发来视频鼓励泡桐树小学的孩子们努力学习知识,积极锻炼身体,做成都大运会的形象名片。同时六年级的学生还向全校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争当大运志愿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争当城市宣讲员。

目前,学校已经开展了“我是大运志愿者”征集活动、“我是大运劳动星”竞赛活动、“泡泡成长路,一颗感恩心”公益志愿服务、“爱成都·迎大运”音乐校园剧展演、朗诵活动等。

除此之外,树德实验中学(西区)成立了安全文明劝导队,在青羊区草堂北路仁羲居和军干所家属院等社区院落,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并对社区卫生进行了清理。


▲树德实验中学(西区)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全区各个学校师生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如此,参与其中的志愿者更是覆盖了校园、社区和企业。

来自金沙街道金沙遗址社区的志愿者胡清华表示:“我希望通过我在外企工作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和英语口语能力,在大运会期间出谋划策,为各国参赛者、旅游者服务,让各国友人体会到成都的美好热情。”

来自树德实验中学的姚云瀚也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就会去到宽窄巷子,给外国游客讲解成都的历史,和他们聊成都的故事,在他的带动下,泡桐树小学和树德实验中学的同学们纷纷加入志愿者团队,两年来,他们迎接的外国游客覆盖了26个不同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超过1200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