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打出“人防+物防+技防”的“组合拳”,这个汛期,我们不再怕!

2021-06-24 09:46:00   遂宁发布

入夏入汛,今年汛期气候多变状况复杂。据预测,遂宁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极端天气事件风险较高。为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度汛,避免内涝灾害,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遂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早安排早部署,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汛前清淤疏浚及设备维修养护,打出“人防+物防+技防”的“组合拳”。

大排查 全市38个易涝点责任到人

“今年4月,我们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对市城区和县城区易涝点全面展开排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牟俊丞介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市政公用设施安全督导检查中,发现排水防涝设施运行情况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管网淤积、雨水口堵塞、设施设备维护不及时等现象较为严重。

在排查中,市本级共排查管网440.829公里、暗涵15.189公里、检查井11298个、集水井10500个。射洪市、蓬溪县、大英县等地,共排查管网64公里、暗涵10.2公里、检查井4430个、集水井750个。通过排查,全市共排查出38个易涝点,并建立更新遂宁市排水防涝重点区域情况表。

如何让这些易涝点安全度汛呢?牟俊丞表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部署排水防涝工作,建立健全排水防涝机制,按照“一点一策”原则,加强内涝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完善值班值守、信息报送、抢险救援等应急机制,明确市直各部门汛期应急抢险职能职责。同时,落实市城区重要易涝点整治责任人,建立重要易涝点整治责任人清单。

补短板 投入5.69亿元治标又治本

6月22日,在市城区利民巷片区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施工现场,工人们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

“目前,我们已完成施工总量的40%,正在加紧施工。”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该处是新增的重要易涝点,已纳入整治项目进行治理,预计今年8月全面完工。

利民巷片区易涝点整治仅是我市加快整治易涝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全市在汛前共完成19个易涝点的整治,消除了南海路与广灵路口、灵泉路、天宫路、玫瑰大道远成中心外、水井路远成分拣园等易涝点的隐患。对剩余易涝点制定了整治方案,在汛前无法完成整治的,采取应急措施,并纳入应急预案处置。

在加强易涝点整治的同时,我市全面开展管道清淤,畅通城市管网排水能力,切实增强城市防汛度汛能力。目前,市本级已清理疏通管网184公里、暗涵5公里、检查井7050个、集水井9000个,清淤量达到1800立方米,检修城市雨水泵站4座。全市、县城区已清理疏通管网32.5公里、暗涵2.2公里、检查井2245个,集水井600个,清淤1350立方米。

我市还集中开展管网病灶治理,加快补齐市政建设短板,从根本上消除内涝隐患。2021年,全市计划投入5.69亿元,实施20个项目,已整治混接错节点65处、破损点73个,改造雨污合流管道25.5公里。

强应急 23支应急抢险队随时待命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及排水防涝设施设备的新建改造,我市城市防洪防涝能力不断提升,但老旧小区、老旧街道管网较小,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仍然影响城市排水防涝。面对严峻的防汛防涝形势,我市坚持未雨绸缪,有力有序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我市强化了应急演练,应急队伍随时待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制定了排水防涝应急预案,建立隐患台账,组建了23支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应急演练4次。其中,市本级组建应急抢险队伍9支共170人,县城区已建立应急抢险队伍14支共120人。

我市还储备了一大批应急防汛物资,强化信息沟通,畅通讯息渠道,建立遂宁市排水防涝日报群,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形成人人防汛、人人防涝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市本级和县城区储备水泥203吨、木材20方、雨衣雨靴325套、雨伞125把、电筒300支、钢钎铁锹775把、发电机20台、抽水泵35个、麻袋87200根、救生衣1290件等,并提前与沙石供应企业、大型机械租赁商签订供应合同,做到定车、定点、定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