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七大产业,13名市领导“挂帅”!泸州“链长负责制”来了

2021-08-12 16:42:00   泸州发布

8月11日上午,泸州市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制工作会议召开,围绕创新推动重点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

泸州市委书记杨林兴强调,推进产业链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省部署要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的重大举措,是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是泸州坚持优势优先特色发展的务实行动。要围绕创新发展长板产业,狠抓区域总部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做高品位、做大规模、做长链条,尽快形成高质量发展全产业生态链,筑牢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高水平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

如何推动产业链建设

杨林兴指出,推进产业链建设是事关城市能级提升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统筹、精准发力,坚持系统观念,聚焦“巩固、增强、创新、提升”推进产业链建设,确保各条产业链“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

要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统筹抓,全面细致深入梳理各产业发展现状,找准比较优势、薄弱环节、发力重点,“一链一策”针对性地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协同发展。

要坚持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统筹抓,支持链主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建立配套企业培育升级资源库,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补链企业。

要坚持延链招引与做优存量统筹抓,把企业和项目放在完整产业链中去思考布局,更加注重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实效性,高质量延伸重点产业链条;更加注重对现有企业的支持和帮扶,强力支持帮助企业创新发展和企业家健康成长,建立驻企(项目)特派服务员工作制度,在优化服务中加强监管,在加强监管中优化服务,以“负责思维”依法依规为企业服好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社会环境。

要坚持工业强链与多链互动统筹抓,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创新链等多链融合、聚链成圈,突出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以人才链提升产业链。

要坚持三产融合与人城产融合统筹抓,推动一二三产业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系统推进人城产融合发展,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

“链长负责制”来了

泸州日报记者了解到,《中共泸州市委办公室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制的通知》已于日前印发,泸州市将聚焦7大重点工业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负责制”,13名市领导牵头挂帅成为“链长”

《通知》围绕7大重点工业产业,分别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

七大产业
白酒(食品)

电子信息(数字经济)

装备制造

现代医药

能源化工

纺织新材料

绿色建材

《通知》明确提出,对上述7大重点工业产业,实行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负责制”,按照“一个产业、两位链长、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模式,统筹推进全市重点工业产业发展。

为确保“链长制”取得成效,《通知》要求,要通过全体系生态构建、全过程指导服务、全方位联动发力,着力强链延链补链,尽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产业生态链,为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各链长要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形势,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产业生态链建设工作。

各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负责指导区县、园区推进各产业生态链建设工作。有关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做好行政审批、要素保障、减税降负等涉及产业发展的有关工作。各区县、园区要按照全市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工作的部署安排,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