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官网获悉,近期,省市场监管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3大类食品429批次样品,检出4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禁限用农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
据悉,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成都市、乐山市、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部分不合格项目解读
一、 韭菜不合格项目腐霉利解读
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树的灰霉病防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 0.2mg/kg。腐霉利对眼睛与皮肤有刺激作用,经口毒性低。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二、韭菜不合格项目镉(以Cd 计)解读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规定,韭菜中镉(以 Cd 计)的限量值为0.05mg/kg。韭菜中镉(以 Cd 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生长过程中富集环境的镉元素所致。
三、鱼不合格项目地西泮解读
地西泮又名安定,为镇静剂类药物,主要用于抗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地西泮可以降低新鲜活鱼对外界的感知能力,降低新陈代谢,保证其经过运输后仍然鲜活。《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地西泮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地西泮在鱼体内残留是永久性的,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超过一定剂量可能会引起人体嗜睡疲乏、动作失调、精神混乱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昏迷等症状。
四、鸡蛋不合格项目金刚烷胺解读
金刚烷胺又名三环癸胺,在畜牧(水产)养殖业中曾被用于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流感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金刚烷胺被列入《兽药地方标准 废止目录》(农业部公告 第 560号),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动物产品中的金刚烷胺残留,一般不会导致对人体的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过量摄入金刚烷胺,会在人体内蓄积,可能引起情绪或精神改变、睡眠障碍等,也可能会引起病毒耐药菌株的出现,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