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协志愿服务队走进绵阳致敬“两弹一星精神”

2021-10-19 07:5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感谢书法家们给我们送来实验室和计算机房中稀缺的人文负氧离子,让我们在忙碌的实验、生产、工作的间隙呼吸到一缕清新的艺术空气。”  10月15日至16日,中国书协志愿服务活动“致敬两弹一星精神”走进绵阳。以书法艺术诠释“两弹一星”精神的真谛,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在作品捐赠现场,中物院某研究所科学家对书法家们真情致谢。

面对面创作,艺惠人民

“我请老师写了幅‘弘道守正’,我要把这幅作品放在站务室,时刻提醒自己为市民服好务!”10月16日下午,接过透着墨香的赠品,绵阳公交司机、道德模范赖宁满心欢喜。

此时,中国书协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致敬两弹一星精神”现场主题创作会正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西泠印社副社长、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刚田;中国书协副主席、四川省书协主席代跃等享誉书坛的书法“大咖”悉数参加。

活动现场,书法大家们将“两弹一星”精神以书法艺术的形式予以呈现,跃然纸上,直击心灵。这些作品被分别赠送给“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以及科学家、先进人物、道德模范。而受赠方则以“艺惠人民”的锦旗表达了对艺术家们的感谢和敬仰。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接过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现场创作的书法作品,四川省劳动模范、梓潼县文昌镇莲花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仇国梅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激动的连连道谢。“真的太难得了,我会将它视为一生的精神财富。”

“我们将尽快启动‘科工之光’系列精品文艺创作活动,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看到大家如此喜欢这些作品,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晓霖感到很欣慰。

心贴心交流,传道受业

“作者有很好的书法基础,用笔清爽,但应该注重个性化表达。”10月15日下午,致敬“两弹一星”精神公益大讲堂在绵阳东津酒店举行。著名书法家李刚田、张继老师为绵阳本地的书法爱好者们现场开课。

讲座以作品点评和提问答疑的方式展开。两位老师就作品章法、墨法、字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评点。看到绵阳作者临摹的《南皮道上》,张继老师建议作者“笔法可以再张扬一些”,李刚田则认为作品的感染力不够,建议作者加大临帖力度。

两位书法家认为,书法学习从模仿到创造急不得,要享受毛笔自然书写的过程,通过时间沉淀成为个人风格。“就书法创作而言。有传统、有时代、有个性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两位老师主张书家要把握形质与精神的关系,坚持中华美学传统,在继承与发展中修炼文心,启迪哲思,提高技艺,使创作具备“独立意识和温度”。

三个小时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二位老师的风趣幽默、儒雅博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300余名现场听课的书法爱好者各取所需收获满满。

情与情共鸣,融合升华

在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57周年之际, 16日上午,中书协一行走进四川绵阳梓潼“中国两弹城”参观,并在邓稼先故居前举行了献花仪式,缅怀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表达对两弹元勋为国防科技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敬意。

一件件艰苦岁月的文物、一个个爱国敬业的故事、一次次饱含深情的解说,让书法家们心潮澎湃,几度落泪。“‘两弹一星’科学家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创造了非凡的奇迹,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将科学家们的精神用文艺的形式传承下去。”参观两弹城后,中国书协理事方放女士坚定的说。

“科学与艺术交融是我们创作的源头活水。”16日晚二十二时,一场“书写时代──如何开展主题创作”的讨论还在进行……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