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凉山州农业农村局获悉,凉山州长期以来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与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等工作紧密结合,全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效。
为顺应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新特点、新要求,凉山州启动实施了“强村富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四年计划”,一手抓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的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村集体资产范围和成员身份,一手抓贫困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用好用活产业周转金、到村帮扶资金等发展脱贫增收产业,涌现出了冕宁县建设村等全省有名的集体经济强村、美姑县沙马乃拖村等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村,到去年底,全州基本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两项改革”开启后,凉山州持续开展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相继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和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改革事项。截至今年6月,全州建成村组集体经济组织2727个,集体经济组织新设立登记2020个,已登记赋码的村全面建立“三会”(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02.3亿元。全州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73.1万户264.2万人,量化资产总额94.5亿元。
近年来,凉山州农村集体经济资金投入总体上分为前期省委产业扶持周转金专项投入和州县整合涉农资金推动同步,中期中央财政重点扶持,后期地方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三大块三阶段。
凉山州各县市结合自身发展状况,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以财政扶持+企业投资+村级入股的方式,倾力打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如布拖县拖觉镇石咀村通过土地整理,将3600亩集中连片的土地出租给龙头企业种植高原蓝莓,整合73个村1752万元涉农资金“补改投”,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建设生态种植、观光旅游一体的高原蓝莓产业园,村集体和村民实现租金、薪金、底金、股金“四金”收入。通过不断拓宽投入渠道,完善利益联结方式,基本实现了区域产业得到发展、村级组织有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的目标。
凉山州坚持因村施策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全州集体经济从最初的有钱没项目,有项目没钱,没钱没项目到如今至少探索出盘活资源、盘活资产、土地合作、产业园区、实体经济、服务创收、抱团发展、异地置业、乡村旅游、帮扶带动等10种以上的发展类型。全州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56.2万亩,流转的主体从一般农户、种养大户逐渐向村两委主导下合作社农民专业、农业龙头企业集中。(记者 李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