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⑦丨如何推进城乡基层依法治理?《实施方案》提出多项措施

2021-10-21 11:4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今年9月省委印发的《法治四川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四川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做了详细解读。那么,《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推进城乡基层依法治理做了那些安排?

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世成介绍,《规划》从“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维护社会稳定”“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深化民族地区依法治理”等方面对推进城乡基层依法治理作出安排部署。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提出了“健全社会治理领域权力清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权责明晰、奖惩分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责任链条”等措施,把社会治理延伸到社会末梢。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依法加快市级层面实名登记、社会信用管理、产权保护等配套制度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治化、规范化建设”“规范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依法保障业主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建立健全学校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校内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依法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措施,推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社会关系得到规范协调。

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把适合群团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按法定程序转由群团组织行使,拓宽群团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预防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作用的渠道”“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志愿服务力量参与法治社会建设”等措施,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全面增强社会安全感。《实施方案》提出“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产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生活困难人口、精神障碍患者、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等群体的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等措施,给人民群众以更加有效、有力的安全保障。

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施方案》提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继续深化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加强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诉非衔接工作”“探索建立专业化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平台”等措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