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四川 看“名牌”】“不可居无竹” 成都崇州藏了个“艺术村”

2021-12-08 18:15:00   四川发布

开栏语:

火锅、川剧,雪山、竹林,公园、茶铺,熊猫、科技……你眼中的四川是什么样子?去甘孜看冰川,阿坝看草原,川东赏红色之旅,成都享人文风情……游在四川,你更喜欢哪种体验?

逛四川,“天府旅游名牌”系列,是官方“攻略”,也是经过“认证”的体验。“天府旅游名牌”评选是在总结运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经验基础上新构建的文旅品牌体系,共包含6项内容,分别是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旅游民宿)、名导(导游、讲解员)、名品(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和美食。 记者带你一起深度体验!

崇州竹艺村由道明镇龙黄村9、11、13组形成的自然林盘聚落,总占地面积约123亩,居民86户295人,竹编从业人员50余人,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道明竹编得名,拥有丁知竹、继军竹编等竹编知名品牌,2018年,建立中央美术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被文旅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竹编)之乡”。2021年,四川省文旅发展大会上,被评选为“天府旅游名牌”。

竹艺村坚持以“艺术点亮乡村、文化延续未来”为核心理念,以“助力乡村振兴,振兴乡村文化,传承地域文化,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为发展导向,以民间文化艺术为出发原点,以创意更新技艺,文化赋能产业为主要着力,按照梳、理、补、改、拆、通“六字诀”和原生态、原住民、原住房、原材料,不大拆大建、不挖山填塘、不过度设计、不冒进求洋“四原四不”原则实施乡村美学表达,引入“三径书院”“见外美术馆”“遵生小院”“竹编艺术坊”“杨隆梅工作室”“丁知竹”等公共文旅服务项目,聚集编织(含竹艺)、微雕、陶瓷、布艺、木艺、铜器、刺绣、皮影、漆器、文房四宝、装饰品等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内容,采取“联合支部+林盘管委会+创新社区发展促进会”等形式,探索“设计师联盟+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方式,组建川西林盘学院。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竹艺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网红建筑”,就是取名于陆游诗歌的现代中式建筑“竹里”。竹里的建筑造型以太极八卦为意象,以拓扑几何为原型,轻型预制的钢木构架支撑起一个内向重叠的环形青瓦屋面,自然形成两个内向的院落,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

道明竹里作为复合功能的乡村社区文化创意展示交流中心,不仅拥有极具创意和文化感的建筑外观,在内部的功能上,更承载着公益讲座、创意活动举办、文创产品展览等多元化功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传播和交流的平台,引领当地竹编产业的创意设计及营销,带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世界舞台。

据介绍,下一步,竹艺村建设将主动融入全域旅游、白塔湖风景名胜区、桤木河湿地公园、崇州市绿道建设等发展规划,依托重庆路沿线、白塔湖旅游专线等区位优势,辐射带动周边有价值、有潜力特色林盘发展。全面梳理周边林盘,按居住性林盘、产业性林盘、混合性林盘进行分类分步实施启动。将周边林盘、乡村绿道、湿地公园等区域内景观融合打造,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建设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