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其保护与利用关乎国家物种安全、生态安全和战略安全。为摸清林木种质资源家底,发掘优良资源,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根据国家林草局统一部署安排,四川省于2017年正式启动全省第一次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本次普查以收集保存、野生、栽培利用和古树名木四类种质资源为调查对象,以县级行政区为普查单元,着力查清全省乔木、灌木、竹类和木质藤本的种类(含种内变异)、数量、分布及生长保存情况。
截止2021年12月,全省共落实普查经费1.67亿元,累计投入调查技术人员4396人,填写原始记录表22.61万份,拍摄照片172.31万张,实地调查样线1.26万条(总长度4.96万千米),标准地3567个,初步筛选出有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53692份。全省已有172个县区结束外业调查,125个县区完成内业整理,其中86个县区普查成果通过市级验收,10个县区完成省级核查,工作进度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