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均居首位。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记者获悉,四川省就业系统在元旦春节期间集中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系列活动,2022年“就业援助月”旨在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创业。
拓展就业渠道
集中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在强化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方面,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招用工动向,了解辖区内重点企业用工规模、缺工数量、招工需求等方面情况,节日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帮扶,将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稳岗留工和返乡回乡的“窗口期”,开展全覆盖走访摸排,掌握节前返乡回乡和节后返岗复工相关情况,建立管理服务台账。
集中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元旦、春节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集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长江禁捕退捕渔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贫困劳动力、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就业帮扶对象就业创业,广泛收集发布符合服务对象需求特点的岗位信息,拓展就业渠道,落实帮扶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同时,大力开展系列招聘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针对重点群体、重点地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公共招聘服务活动,适时联合策划开展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的专场招聘活动。依托四川公共招聘网、微信小程序、微博、抖音等平台,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实现数字化招聘。加强川渝合作,与重庆联合开展名企进名校、直播带“岗”等公共招聘活动。
开展送培训暖心行动
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
开展送培训暖心行动,认真梳理、汇总本地培训政策、培训机构、培训项目清单,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广泛向劳动者发布。开展入企入户大走访活动,了解企业和劳动者培训需求,按需施训、分类施训。开展“稳岗留工送培训”活动,组织企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帮助企业稳岗留工。组织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的各类群体参加种养殖技术、家政、厨师等“短平快”培训项目,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
加强创业服务,开展创业项目巡诊、创业项目路演、创业导师培训等活动,帮助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创新。开展全省创业担保贷款信息化服务现场推进活动,简化创业担保贷款申办业务流程,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持续扩大。
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在高校放假前,开展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求职观,为毕业后就业做好基础准备。强化失业保险待遇发放服务,统筹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调度,科学制定用款计划。畅通多样化网上申领渠道,精简线上线下办理程序,提高经办服务水平,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摸底走访、精准服务、集中帮扶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大家了解就业援助政策措施、掌握申领政策服务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方法,使有就业需求的都能得到就业援助服务、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就业援助政策,促进未就业的服务对象就业,以切实的行动为群众送温暖、送服务。(记者 王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