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④丨2025年四川将筹集34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提供住房保障

2022-01-28 10:1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住房问题是群众特别关心的民生问题,对于住房保障,我省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哪些考虑安排?1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樊晟在会上对我省住房保障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了解,经过对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探索完善,我省城镇住房已构建起了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城镇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补充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同时,我省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逐步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保障。

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有公租房63.9万套

截止到2021年底,全省已经有公租房63.9万套,其中政府投资公租房51万余套,在保对象是60.2万户。同时加大了对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的力度,共向38.4万户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6.1亿元,在全国,四川省率先将30多万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纳入了保障范围。除了双困家庭之外,我省将公租房保障范围还扩大到了环卫、公交、教育、医护等群体,切实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2021年保障环卫工人家庭3839户,公交职工家庭2795户,乡村教师家庭12259户,青年教师家庭18573户,青年医生家庭5633户,退役军人优抚家庭7538户)。

“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实施棚改项目109.1万套

城镇棚户区改造保障情况如何?樊晟介绍,我省在2014年已经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融资和货币化安置,南充市、遂宁市分别获得2018年、2020年国务院棚改表彰激励。“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实施棚改项目共计109.1万套,超过了300万棚改居民实现出棚入楼,已基本完成了现有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截至12月25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7.33万户

对于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情况如何?一方面对保障对象范围进行扩大,由原来的4类调整为4+2类重点对象(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另一方面,为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工作精准实施,我省开发了“一卡通”农村危房改造阳光审批系统,实现了农户申报、村公示、镇审核公示、县级部门审批全过程网上公开,阳光办理。此外,我省建立了年度申报和月调度的机制,将六类重点对象全部纳入。截至2021年12月25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7.33万户。

2025年全省将筹集34万套保障性公租房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城镇区域和农村区域重点开展公租房应保尽保工作,进一步扩大向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保障的力度”樊晟表示,保障性居民住房是接下来住建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2021年四川已经启动了6个城市作为示范,筹集了6.34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2025年将力争全省筹集34万套(间),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棚户区改造已基本完成了集中连片改造,2022年还将实施部分零星棚户区改造项目3.5万套。“同时对于农村地区的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我们将按照新的4+2类重点保障对象进行全面推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