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⑨丨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 今年四川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2022-03-14 16:5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3月14日召开的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罗旭刚透露,今年四川将结合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以片区为单元编制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优化耕地布局,增加耕地面积,并将从保护责任、源头管控以及补充耕地等方面着手开展耕地保护工作。

罗旭刚介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四川耕地数量有所减少。2022年四川将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与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扎实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推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压紧压实各地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和省级相关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推动形成全社会耕地保护合力。”

规划工作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发挥着源头管控作用,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四川将从严规划修改调整的审查审批,千方百计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罗旭刚表示,四川将认真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深入推进“标准地”与“亩均论英雄”改革联动,从而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耕地占用。

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罗旭刚介绍,今年四川将严格管控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以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持续开展耕地变化的情况动态监测。

信息化手段是四川今年开展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罗旭刚介绍,今年四川将试点运用电子桩、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加大土地督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和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四川发布记者 杨璐绮 实习记者 王培哲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