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23日上午,四川省社科联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在成都举行。四川发布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2年四川省社科联将组织引导专家学者聚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试点建设重点实验室、推进“重修《汉语大字典》”等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经济社会建设中,社科联常常发挥着智库的作用,重大战略如何落到实处?经济政策怎样有的放矢?体现着社科联专家学者们的智慧。
2021年,四川省社科联与重庆市社科联联合设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成渝两地专家学者积极开展重大问题学术交流,充分发挥了智库联盟的作用。
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怡在会上透露,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社科研究项目取得国家层面支持,“区域协同视域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协同创新研究”、“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成渝协同辐射效应研究”等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发展”都是当前国家战略“热词”。姜怡介绍,四川省社科联2022年将组织引导社科理论专家学者,紧扣国家战略开展研究阐释,深入研究阐释“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
同时,作为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契机,今年四川省社科联将积极推进“重修《汉语大字典》”等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突出四川特色。
此外,今年四川省社科联还将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组织引导专家学者聚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等研究。并针对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部署和活动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
四川省社科联主席杨泉明表示,当前,“双一流”建设学科匮乏、传统优长学科后劲不足、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不够等短板弱项仍然制约着四川的社科强省建设,需要从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平台建设、学科发展等多方面综合发力,“既要抓新兴学科的创新突破,也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决心,致力于传统学科、基础学科、冷门’绝学’的培优助长,促进社科强省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的深入推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