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交通》红色课堂,培育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后备军

2022-03-25 09:40:00   四川发布

作者: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蓉霞

“能选修这门课我感到很幸运!我学的是交通工程专业,这个课堂不仅让我了解了交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让我认识到我国交通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背后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让我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定‘筑路报国’的理想信念。”这是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灵锋在《大国交通》课后的感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按照国家教学改革最新要求,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交通强国建设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校内建成的川藏公路博物馆和校外实践基地,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了思政选择性必修课《大国交通》,并全力将其打造成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培养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后备军的红色课堂。

教学内容:构建八大模块,传承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关于路文化及其历史你了解多少呢?”随着问题的导入,主讲教师、学院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喻文翠老师开启了《大国交通》课程模块一的教学。从周道、秦直道到蜀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喻老师引经据典、生动传神,通过讲述我国道路文化、发展历史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洒满课堂。

除了教学模块一路文化及其历史,《大国交通》课程结合时代发展、职教特色、区域特点等,立足政治性,遵循“过去—现在—未来”由古及今的历史发展线和学生从“感性—理性—实践”不断反复的认知规律,从基础准备、把握全局、精神赋能、传承弘扬、展望未来5个层次构建了路文化及其历史、大国交通的时代脉络、交通强国何以成为国家战略、筑路报国:重温“两路”精神、“两路’精神的时代诠释、新成就新基建、讲好交通故事-传播交通声音、一带一路创想未来八大模块教学内容,既有交通文化和发展历史基础知识的内容设置,又有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全局的整体把握,体现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针对交通高职院校和交通运输、土木建筑大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设计。

教学特色:坚持价值导向,传承“两路”精神

“同学们请看这张照片,这位是昌都至拉萨公路勘察队队长余炯。1951年的6月,他与工程师赵厚孝等7人,背着糌粑、帐篷,带着罗盘、计步器等最简易的工具出发,成为世界屋脊上修公路的第一踏勘队。他们忍冻挨饿、舍生忘死,历时1年3个月,翻越了60多座大山,徒步行程4000多公里,提出了7条比较线,他们是世界屋脊第一条公路的开路先锋!”川藏公路博物馆内,《大国交通》主讲教师、全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川藏公路博物馆馆长王蓉霞带领同学们正在进行现场教学,她指着博物馆内一件件藏品和展陈照片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两路”精神背后的感人故事,“在雀儿山筑路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一五九团三连炮班班长张福林在日记上写道:祖国需要我,步兵变工兵。他向工兵学习开山放炮技术,创造两炮炸掉1000多立方米坚石的惊人纪录。1951年12月10日午休时刻,他照例在工地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正当他聚精会神作业时,一块两立方米的石头突然滚下来砸在他身上,将他右臂砸成三段,腿砸断,小腹砸一个洞,当即痛昏过去。卫生员施救时,他说我不行了,打针也没用,节省一针药吧。之后他从衣袋内掏出仅有的四元五角钱,向指导员交了最后一次党费。”听完张福林烈士的故事,同学们的眼眶湿润了,内心受得了极大的冲击和感染。

《大国交通》课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要进一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批示,充分利用四川交职学院在校内建成的川藏公路博物馆为重要平台,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叠加五种变式

“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张小康老师的《雪域长歌》,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只是用朴素的话语记录了修筑川藏公路时的每一个故事,但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我读的是《四川交通故事荟》,这本书里收集了近年来四川交通行业许多优秀的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我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断砥砺前行!”学院党建书屋内,一场“两路”精神读书会正在举行,这也是《大国交通》教学的课堂,同学们和老师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读书心得。

在雅康高速五岗合一智慧中心,曾亲自参与二郎山隧道修建的交通运输部青年专家祁鹏老师每学期都会带领学生到现场开展《大国交通》“三唱二郎山”的课程。“听祁博士讲述修建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亲身经历,实地看到雅康高速的发展巨变,我由衷地为祖国交通发展感到自豪!”“我为自己是一名交通学子感到骄傲!”参加现场教学的同学们纷纷感慨。

结合多元智能特征评估理论,《大国交通》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第一、第二课堂,采用了线上讨论、影视教学、问题探究、现场展示、红色故事讲述等线上线下多样化教学方法,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要求落实到教学中,不断提升课堂亲和力和针对性。课程充分考虑选修课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多样学情背景,在教学中从课堂提问、案例分析、活动展示、提炼总结、任务作业五个方面创新五种变式,同一问题或任务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各有侧重,真正体现了差异化教学,更好地适应了学生发展需求,增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适应性,让师生遇见最美的自己和课堂。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今后的教学中,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国交通》课程将继续在引导学生树牢“筑路报国”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等方面主动肩负起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后备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