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五大五员”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屏障”

2022-04-11 17:5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年来,针对人员流动大、外来人口多、群众居住分散等形势,红原县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组织党员争当“侦查员、宣传员、警卫员、勤务员、咨询员”,为常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网格大排查,争当“侦查员”。构建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疫情防控领导体系,结合人口规模、幅员面积等实际,在乡镇设置10个大网格、在村社设置35个中网格、在村(居)民小组设置247个小网格。将农村、机关、两新3个行业领域的3851名党员就近编入所在村(社区)网格党小组,将350名党员聘为网格员,发挥藏汉“双语”沟通交流、协调劝导优势,按照“不留死角、不落一人”原则,通过进村入户、进寺入舍、进校入班、进企业入车间,通过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对外来人员、流动人员深入摸排,全面核查重点人员信息、疫苗接种情况和防控措施,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底数清楚。

政策大普及,争当“宣传员”。营造全民参与、科学预防的浓厚氛围。通过微信群、宣传车、“村村响”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滚动播放显示屏等方式,350名党员分赴35个村(社区)引导群众坚决不到中高风险地区,向家人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杜绝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带头稳定好朋友圈、生活圈和工作圈,引导亲朋好友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做到不聚集、不聚餐、不聚会,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关注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情绪状况,坚守岗位、严守纪律。通过村村通不间断播放、宣传车巡回告知、挂横幅写标语提醒,发放藏汉“双语”资料4.2万余份,微信群推送疫情防控信息5248条次。

关口大检测,争当“警卫员”。开展支部亮牌子、卡点亮旗帜、党员亮身份的“三亮”行动。执行24小时值班制,组织48名党员先锋队队员紧盯全县3个入县卡点,对所有进出车辆和人员实施“测温、查验双码、做好登记”,确保“看好家,守好门”。全县351名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按照“四个一”要求即:一张桌子、一套防护物资、一个喇叭、一本值守台账,按照早晚两个班次排班,对标“五必查”对进入小区人员、车辆逐人逐车进行核查登记,做好信息登记。协助35个村(社区)做好重点人员隔离、重点部位消毒防护、小区出入口值守、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生活供应,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服务大保障,争当“勤务员”。实行“网上办、预约办、邮递办”,安排35名党员干部,接听预约电话,及时对政务服务平台、业务专网申报业务进行审核审批,全力推行帮办代办服务,第一时间办结出照,做到预约、办件、出照无缝对接,确保业务办理不放松,政务服务不断档,实现办理业务不接触、零传播。抽调26名党员干部编入疫情防控和医疗救助、宣传舆论、群众工作、社会稳控、佛事活动、后勤保障、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农村防疫、环境治理、外事工作、教育工作等12个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完善应急预案、细化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确保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力度不减。

心理大疏导,争当“咨询员”。针对工作岗位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类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因新冠肺炎被有关部门确认为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及居家隔离人员;因疫情出现恐慌、焦虑等症状的老人、儿童及困难群众等民政服务对象;因疫情出现极度恐慌、焦虑等症状的普通民众4类对象,组织105名党员成立10个心理咨询团,通过电话了解、微信联系、群众反馈,帮助群众解惑释疑、疏导心理、化解情绪,热情周到为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党员主动担任导诊员,利用居民微信群讲解网上问诊、网上就医,推送“一图读懂疫情防控知识”、口罩选用指南、居家消毒注意事项等信息208条,引导群众科学做好居家防疫,确保干部群众身心健康。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