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杨河乡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好了,现在公路已经修到了笋山上,我们要大力发展竹产业,让大家一年有两季竹笋收益……”近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牟家村的笋山上,“德古”宣讲员司杜达石用彝汉双语为笋农们宣讲党的政策理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讲解家乡历史,与村民们畅聊感想、谋划产业、绘就蓝图。
今年3月以来,彝族群众陆续进入天然竹笋产业区采集竹笋,他们在笋山上搭建临时帐篷,一住就是近一个月。为了更好为笋农们服务,杨河乡把党支部建在笋山上,同时邀请“德古”宣讲员、人大代表宣讲员,在笋农们集中休息的时候,宣讲党的“三农”政策以及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等要求。
“全乡三月竹生长面积有7万余亩,丰产期产量可达800万斤,是我乡群众主要的增收来源。”杨河乡党委书记万芬介绍说,把临时党支部建在笋山上,在笋山上开展集中宣讲,就是要为笋农服好务、办好事、解难题,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产业路修到了我们自己代管的笋山边,采笋运笋更方便了,每斤价格比原来涨了1元,感谢党、感谢政府!”笋农们背着一袋袋刚采集的新鲜竹笋,来到公路边的收购点进行销售。数着自己劳动换来的票子,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吴天骄 王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