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创新攻关,深入实施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计划。四川农业大学牵头承担的“十四五”麦类育种攻关项目,创新“双顶交-两段选择”渗入育种技术,在小麦育种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突破野生种质资源利用技术瓶颈。运用多亲本遗传互补和简单-复杂性状依次选择方法,创造性解决小麦育种群体大、选择效率低两大育种操作难题,实现外源渗入育种的简便化和高效性。同时,运用外源物种创制的多个六倍体小麦材料,验证了新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是突破小麦多倍化进化遗传瓶颈。小麦多倍体基因组的缓冲性导致单个基因位点作用弱小,新技术通过渗入控制籽粒大小、品质、生长周期等性状外源基因位点,实现了多基因位点或整个基因组不同位置同时渗入,提高了产量等多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改良效率。先后育成蜀麦969、蜀麦830、蜀麦580、蜀麦114、蜀麦1675、蜀麦1868等小麦新品种。
三是渗入育种技术应用成效明显。国际上首次导入野生节节麦的抗条锈病基因YrAS2388,育成的蜀麦1675目前为唯一含该基因的小麦品种。创制出千粒重60克以上、小穗数24个以上的突破性育种新材料,千粒重较通常品种45克提高30%、较最重小麦提高10%,奠定了单穗重3克以上重穗型突破性小麦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