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绿色智慧工地:耳聪目明脑子灵 看得见污染源、听得见噪音

2022-05-05 10:06:00   成都日报

“黑科技”助力,随时随地监测和处置建筑工地环保问题

近期,成都高新区正在探索打造绿色智慧工地的2.0版。这是一套以环境管理为主的智慧系统。通过一台“智慧大脑”,链接相应建筑工地站端,便将建筑工地上所有的环保问题动态化、精准化“监管”起来,让环境污染无处遁形。简单来说,“绿色智慧工地”不仅让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污染源、嗅得到粉尘、听得见噪音;同时,更是一个大脑,能对污染即刻反应、动态处置,可代替人工辨别和处理。目前,高新区已有10个建筑工地试点。

“绿色智慧工地”究竟长什么样?在高新区骑龙工地现场,记者见到了真面目。刚刚走进工地,一处高达几米的喷淋设备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它360度从高空向地面进行喷淋。不远处的一个白色盒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叫空气微站,不要小看它。”据绿色智慧工地项目经理贾婷介绍,这套仪器可以监测24个气候指标,“当PM2.5上升到预警线,多维喷淋就会自动开启,做到随时随地监测、处置。”

在“闻”得到粉尘的同时,工地还长出了“眼睛”。“你看,来警告了!”随即,记者看到贾婷手机中出现了一张“裸土未覆盖”的警告图片。而这个“提醒人”便来自于头顶上的“摄像头”,画面会直接传回手机中“绿色智慧工地”的系统里,提醒工人进行处置。

在运维上,由区属国有平台公司或具有实施能力的第三方公司建设运营“绿色智慧工地”系统。在合作形式上,工地主要采用租赁的形式,向第三方公司租赁设备以及专业服务。据调查,通过租赁,企业成本大概会减少20%—30%。同时,作为工地方来讲,也减少了后期派专人维护的成本。不仅有效减轻了企业治气成本,也提高了治气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记者 王琳黎)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