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四川全域旅游示范区 红原这样干!

2022-05-12 08:3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这个五一,露营成为短途旅行“顶流“,是居高不下的旅游热搜关键词。社交平台上,小伙伴们在草坪上搭起帐篷,三五好友相聚,带上零食瓜果,度过愉快的假期。从烦恼的都市生活中抽离,露营,寄托着人们对自然的向往。

谁不想在如茵的草原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离成都大约300公里处的川西高原上,你可以去红原来一场夏日大草原之旅。再过两个月,这里将迎来一年中的旅游小高峰。迎客流,红原准备好了吗?

据了解,近年来,红原县立足资源禀赋,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培育发展,持续推动四川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红原的“成长”有目共睹:2021年,全县旅游总收入为16亿元,游客量为204万人次。

从景区打造到辐射带动 

“月亮湾”成红原旅游名片

2022年年初,红原县召开了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推进会。推进会上,有关负责人明确提出要求,通过景区提档升级、实施品牌塑造,打造优势项目,提升创建水平。红原是环红原旅游经济圈的核心区,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丰度独到。

拿距离县城3公里的“月亮湾”旅游景区举例,其总占地面积120亩,已建成游客中心、购物商场、自助餐厅、邮局、咖啡厅、观景塔等基础设施,并开发了自然观光、人文体验、生态休闲的等生态旅游产品。从开业至今,景区共接待游客14.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37万元。已成为红原旅游的“响亮名片”。

不仅如此,在月亮湾景区的辐射带动下,大力发展家庭乡村旅游,扩建自驾游营地,拓展旅游产品发展空间,引进318自驾营地、彩鸟营地、安曲牧场营地等11家大型旅游综合体,形成集特色美食品尝、文创产品销售、民俗文化展演等相融互动的文旅产业示范带,助推下哈拉玛村村民转产转业从事文旅服务业,实现人均年增收1800元。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数据显示,目前,红原全县已建成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2家,有涉旅企业157家、宾馆酒店136家、星级牧家乐和家庭旅游示范户200余家、床位10772个、从业人员3100余人。

游客接待量从2017年的154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20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17年的12.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6亿元,农牧民纯收入从2017年的12206元增长至2021年的17527元。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红原还将做什么?

根据《红原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实施方案》,今年,红原县还将继续推进花海景区生态修复项目,确保花海景区能高质量、高规格开园;加强对日干乔景区和虎头山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基础设施、游客中心等的提档升级;持续推动红色文化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培育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等。

此外,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计划稳步前进。红原县将做好旅游交通设施、旅游厕所、旅游集散咨询体系、停车场、旅游标识、公共游憩空间为重点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完善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功能建设,有效整合红原文旅、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及时发布旅游信息,为游客提供网上游览景区、购买商品、预定门票、预定宾馆和餐饮等服务。

未来,红原县将切实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立足红原特色和优势,做强做大核心景区,强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创响音乐+旅游知名品牌雅克音乐节,做优做靓“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红原旅游品牌,扎实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供图:红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