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看西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重庆铜梁。来自渝、川、黔三地的网络媒体记者们共同探访乡村振兴车间如何带动村民致富。“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实现挣钱与顾家两不误。”在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玉皇村的乡村振兴车间,村民们正忙着扎铜梁龙灯。
村民制作彩灯
铜梁扎制彩龙、龙灯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龙灯艺术之乡”。去年,铜梁龙灯彩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让玉皇村这个以轧制彩灯、龙灯为主的乡村振兴车间更忙了,订单也是接踵而至。
走进乡村振兴车间,编扎彩龙、扎制龙灯的工人在车间热火朝天地工作着,大量制作完成等待发运的龙灯产品整齐码放在库房。近600平方米的车间,带动周边上千村民掌握了灯笼制作、安装技术。
铜梁区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介绍,乡村振兴车间解决了周边群众就业问题,又让铜梁龙灯这项“非遗”技艺得以传承,可谓一举两得。
村民制作彩灯
重庆铜梁在乡村振兴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全市乡村组织振兴试验示范区,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中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
这些荣誉的背后,充分体现了铜梁区结合实际、遵循规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区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用心用情用力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记者 胡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