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公开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从完善法律、政策体系等六个方面强化组织保障,提出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等六项任务,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力实现“十四五”科普发展的总体目标。
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四川省自然资源系统高度重视新时代科普工作,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土地日”等纪念日,开展“科普进校园”、有奖问答、讲座、展览等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积极宣传自然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科普知识,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满意的科普氛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四川省自然资源领域已分四批共命名了8个科普基地。
其中资源保护类5个,分别为四川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科技场馆类2个,分别为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和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科研实验类1个,为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中,自贡恐龙博物馆、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授予首批“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的称号。2022年4月,自贡恐龙博物馆被中国科协认定为“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记者 夏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