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志青年而言
每一个不翩翩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对青春的亏欠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总能在温江疫情防控第一线,看到许多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民辅警、志愿者中的“90后”“00后”青年,他们以担当担责的自觉勇挑重担、敢啃硬骨,用拼的状态和实的举措与病毒赛跑,为打赢这场硬仗贡献着青春力量。
“作为一名青年人、一名党员,我必须要做点什么!”8月30日,区发改局重大项目管理科工作人员李佳蔓主动请缨参与隔离点防疫工作,通过隔离点监控视频,每日对楼层是否按规定完成消杀、核酸检测、转运垃圾、接送隔离人员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整改。
视频监控,听起来不难,却并非“小事”。每天,李佳蔓要从上午8点开始,盯着7个显示器、近100个监控画面,直到晚上8点。每当感到疲惫时,她就揉揉眼睛,或跟同事短暂交换一下,让眼睛得以小憩。
“与病毒赛跑,时间就是生命。大家多坚持一下、多付出一点,疫情就会早日结束。”在李佳蔓小小的身体中,储备着巨大的青春力量,她用无悔的行动,为青春擦亮底色。
面对疫情,初入职场的“00后”逆行而上,勇挑重担。9月1日,区交警十一分局的辅警倪筠昊定点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点位指挥现场交通,维护车辆秩序,查验核酸检测报告。“我们要提醒市民车辆不能乱停乱放,更不能长时间停留。”倪筠昊说着,一辆汽车驶来,他快速向前迈出几步,举起戴着白手套的左手,右手不停摆动,示意车辆靠边停车。
“请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有没有通行证?”自静态管理以来,倪筠昊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准备出勤,到点位后不仅要查看过往车辆驾驶员的核酸检测报告,还要查验是否有出行证明,一直要持续到晚上7点。
“在应急条件下,每个岗位都是一颗螺丝,任何一颗螺丝松了,都会对疫情防控大局造成影响。我只有时刻将自己这个螺丝拧紧,共同为早日取得战‘疫’胜利作贡献。” 倪筠昊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作为一名年轻医护人员,请安排我先上。”9月1日,接到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后,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中心“95后”护士蒲敏主动请缨到一线参与核酸采样工作,“我年轻,精力好,可以多干一些工作。”
当天,在统一安排部署下,蒲敏来到金马街道金泉社区开展核酸采样工作。从下午4点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蒲敏在完成了所在组的核酸采样任务、休息片刻后,她又赶到其他两个核酸采样点支援,协助同事快速完成核酸采样任务。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已是凌晨一点过了,拖着疲惫身体回家的她仍然坚定地说:“年轻人累点没什么,睡一觉就好了。疫情当前,作为医护人员,就应该主动担当,在疫情防控一线绽放青春。”
“我父母和女友都在外地,没有后顾之忧,疫情防控有需要,我当然要冲到一线去。”9月1日,1999年出生的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中医师江映虹,在接到全员核酸的通知后,已忙碌了大半天的他,立马向科室提出申请,在得到同意后立马收拾好防疫物资赶往集合点。
在完成集中采样任务后,江映虹又主动承担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采样的任务。“我是青春男孩,爬高熬夜的活儿不好意思让女孩子去。” 在完成上门核酸采样工作后,他已在工作岗位连续奋战10余个小时了,“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这样的青年就应该挺身而出,共同构筑起坚固的青春防线。”
“本来打算8月底休假去重庆探望女朋友的,但本轮疫情来势汹汹,我主动放弃了休假,积极助力把好防止疫情扩散的关卡。”已和女友很长时间未见面的江映虹,希望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让青春之约不再遥远。
“12小时、1000多份、凌晨12点……”这是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护士赵一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写照。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赵一除了完成科室日常工作,还要承担外出核酸采样任务。
9月1日,在接到外出核酸采样任务后,赵一于下午4点赶到核酸检测点开展采样工作,直到凌晨12点结束,她共采集了1000多份核酸样本。“上午半天要完成儿保工作,下午要外出采样,在完成1000多份采样后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尽管如此,赵一却说,作为一名青年医护,就应该挺身而出,在疫情防控一线奉献青春力量。
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赵一没干过多少重活累活,从事医护工作后,她变得勇敢、坚强。由于核酸采样时间的不确定性,让正依靠中药调理身体的赵一,无法按时服药:“我还年轻,身体还能支撑,等疫情结束再接着调理。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你好,今天全员核酸检测,请您和家里人尽快在小区门外采集核酸……”9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大二学生李思文主动响应号召,奔赴和盛镇柳岸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记者见到李思文时,她正身穿志愿者服在各小区不断奔走,帮助社区工作者核查住户行程、动员居民做核酸。忙碌的背影,是她以实际行动投身“青春行动”的最美印证。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青年团干,更应该在抗疫一线彰显责任与担当。”被团区委统选为兼职团干部的李思文表示,参与志愿服务也让自己收获不小,“非常感谢团区委为我们青年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在以后的岁月中,我会牢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在基层实践中不断历练自己,为家乡建设奉献更多青春力量。”
“丹青难写是精神”
精神无形,却最有力量
这群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有志青年
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的勇气与担当
鼓舞着更多温江人
团结起来、行动起来
共同筑牢城市防线
守护我们的“心安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