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
距离泸定县6.8级地震震中磨西镇
超过9公里的得妥镇紫雅场村
仍旧通讯中断、道路阻断
这座震后“孤岛”上的人在静默中等待着救援和转移
在此之前的两天
已经陆续有数批人员被转移
村里还有多少人等待转移?
只有一个靠人口头带回的约莫数据
过大河、爬高山、闯石坡
逆行向“孤岛”挺进
7日早晨6点,记者从磨西镇出发,向紫雅场村挺进。这场“急行军”目标明确,就是真实记录、传递“孤岛”上的现状与诉求。
上午8:37分,得妥镇联合村隧道口附近的临时码头人头攒动,当天第一波从紫雅场村转移出来的受困群众顺利落地。失联两日的杨继志激动地喊了一声“得救了”,就迅速掏出手机给父亲报平安。
这个临时码头是前往得妥镇两个震后“孤岛”──紫雅场村和湾东村的水上救援重要通道。
入村需要先过河,再爬山。
上午9点,森林消防救援队乘坐橡皮艇向村里出发。刚过一个拐口,信号就完全中断了。40分钟水程后,是近1个小时的爬坡,因为整个紫雅场村正坐落在一座大山上。
山路,已经断裂。
有的路被山体滑坡给掩埋了,有的塌陷了一半,紧临着大渡河的悬崖。向下看一眼,都让人腿软。完全没有路的时候,需要从滑坡的石山中向上,手脚并用,全力向前爬行。
到达山顶后,聚居的村落才透露出人烟气息。整个街道房屋有裂痕、路面满是杂物。
好在,我们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当天下午全村将全员集结撤离。
车没了、房没了、猪没了
还好人还在
地震当天中午12:52分,紫雅场村村副主任王舒华正在地里种玉米。这里地势较高,村里的房屋可尽收眼底。
地震发生时,王舒华抬首便看到大片的房屋瞬间倒塌。他目眦俱裂,开始疯狂地往村民的家中跑。
61岁的村民赵春香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当王舒华赶到时,只能听到微弱的回应,大伙急忙将人救了出来。
另一户村民家老人被埋,却在被救出的第43分钟后,不幸离世。
王舒华开始挨家挨户排查、抢救,紫雅场村117户人家中,他负责的一组共43户。
经初步估计,这一场地震,造成了超90%的房屋垮塌,一组中1人去世、1人重伤、1人轻伤。
在危房附近,看着掉入粪坑的猪,村民王成(化名)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这头400多斤的猪是他今年最大的收入来源。
曾经,紫雅场村是一个贫困村,经过多年的努力,村集体经济在全县发展名列前茅,村道路、住房、水电通工作都得到了极大完善,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1万/年。而如今,这些喜人的成绩都化为了泡影、伤痛。
在向记者介绍完群众转移情况后,像陀螺般忙碌的王舒华突然陷入了沉默。
“房子没有了,摩托车也砸了,我女儿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这个一直忙于抢救村民、安顿工作的男人在这一瞬间崩溃了。
地震发生时,他11岁的小女儿正在得妥镇中心小学读书。通讯中断之后,再也没有听到孩子的消息。他让老婆跟其他村民先转移,“她先出去看看孩子怎么样,我还不能走”。
王舒华说,只要有一个村民没有转移,他就不能出去。“08年地震,我们还不是站起来了,这算什么。活着的人必须为以后努力!”
上山的人比下山的人多
“孤岛”不孤
一路逆行,却不乏同行之人。
从乘艇过河到爬坡上坎,记者“偶遇”了一波又一波救援力量。他们有的是身着橙衣的森林消防和消防员,有的是身着红衣的应急救援人员,还有身着迷彩的民兵。
这些人来自甘孜、雅安、成都、乐山、内江、眉山……彼此间或许不认识,但每一张笑脸都似曾相识。
他们帮村民扛物资、背老人下山、为逝者送行,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昨天我们背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奶奶下山,从中午一点半开始,晚上七点半才背到山下。”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来自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队,短短两天时间,他已经上下来回十几趟。
“救援人员他们太辛苦了,我儿子在新疆当兵十年,看到他们我就想到我儿子。”村民甘启军和李途芬夫妇看着这群年轻人眼含热泪。
他们在山上开的小超市已经关闭,离开前,他们拿出了店里所有的水、方便面塞到救援人员手中。“他们要给钱,怎么可能收他们的钱。”
随着时间推移,前来支援的力量逐渐增多。陡峭的大山上,满是鲜艳的色彩,上山的人比下山的人还多了起来。
“孤岛”不孤。
背后的故事:
这条45秒的信息,救了一个村的命!
9月5日下午14点06分,“同心谱写的DT梦”微信群里,传来了一条长达45秒的“求救信”:“各位领导各位领导,现在紫雅场村现在就是地震,所有道路全部中断!(大喘气声)水源全部,断水断电,房屋,达到全部90%以上全部,裂开了,我现在正在翻山,到各个组,开始看有没有人员伤亡。现在好多地方电话也打不通,路也全部通不了。只有靠步行,一个组一个组核实。”
这是地震发生后,通信中断情况下,泸定县得妥镇紫雅场村向外界发出的第一条信息。
事实上,这个微信群是泸定县得妥镇所有村镇干部日常沟通的群。地震发生后,村里信号就完全中断,村支书张平一边焦急地到处去找村民家排查情况,一边四处寻找信号。
终于,在地震发生一个多小时后,成功在山顶借着微弱的信号发出了这条救命的信息!
也正是这条信息,引来了泸定县委办等部门第一时间的关注。
9月5日下午5点左右,紫雅场村迎来了第一批外界救援,得妥镇党委、雅江森林消防相关人员及时赶赴了受灾现场。5日-7日,村社又先后迎来了来自森林消防、四川应急、四川消防等方面赶赴而来的多支救援力量。
一份“撤离名单”
67人一个都不能少
撤离前一个小时,村支书等人从众人面前消失了。
他们要去山上挨家挨户最后再排查一次。这次全员撤离,一个人都不能少!
几个简易的葬礼刚刚举行完毕。村民们收拾好心情,背着最重要的物品,在救援人员的护送下依次下山。
在山脚下,穿红褂的村委会委员正在点兵点将,他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田太忠1人,李霞1人,李建芬2人……
67人,集结出发。
2022年9月7日下午14点54分左右,最后一批受灾群众成功被转移。至此,紫雅场村的所有村民全部搬离。
记者在联合村隧道口再一次碰到王舒华时,他正带着村民们做登记,几分钟后,他们就将去往10公里外的安置点。
中秋节将至。这个特殊的节日,人们的眼中,团圆依旧是最大的期盼。
川网传媒特别报道组记者 张药滟 摄影 曹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