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8日,记者从四川省卫健委获悉,疫情期间,为切实保障母婴安全,成都市持续强化重点人群就医保障,加强建卡未分娩孕妇“一对一”联系,目前,累计联系孕妇63303名,其中,孕37周以上孕妇9198名。
华西二院对高危孕产妇风险等级进行分层、分组
制定主动对接联系方案
目前成都本土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特别在成都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华西二院建卡的1万1千余名孕妇中,有的被封控在小区,有的被隔离在家里,有的变为“红码”……孕产妇既担心胎儿又担心自己,尤其是大孕周及具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妈非常关注突然发作如何入院,小区封控如何顺利就诊等相关问题。
为了解大孕龄、高风险孕妇当前的健康和心理状态,同时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援助,华西二院快速提取了1万多名建档孕妇基本信息并对高危孕产妇风险等级进行分层、分组,制定主动对接联系方案。发动随访中心、患者服务中心、门诊医助、门诊办公室、门诊护士等20余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累计电话联系上医院大孕龄、高风险建卡孕妇2573人,其中37周以上1262人,高危风险评估红、紫、橙1339人。
同时,医院建立线上“孕妇心理援助”通道,紧急召集10余名心理专家,通过医院在线问诊,设立免费“孕妇心理援助”专区,为广大孕妇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
基于“妇幼一卡通”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对中高风险区孕产妇进行个案追踪
“您好,请问您居家隔离期间身体有没有不适?需不需要就医?”连日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主治医师曹琴艳守在电话前,与同事一起,对全市中高风险区域内的孕产妇进行个案追踪。
据了解,此次本土疫情期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为市域内中高风险区的孕产妇提供产检、孕期疾病诊疗等医疗保障工作。中高风险区内的孕产妇可以通过医院公开的服务电话,预约相关医疗服务。
此外,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还组织专门工作人员,对中高风险区孕产妇进行主动联系,并对特殊情况进行个案追踪。“主要是对中高风险区孕产妇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是否正规产检,有无合并症、并发症,有无高危因素需要就诊。需要就诊的话,我们会进行协调,让社区护送这些孕妇来我们医院就诊,或孕妇附近的相关医院产检门诊就诊。”曹琴艳说,在这种个案追踪机制下,多位中高风险区孕妇得到了及时就诊。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保健部主任杨柳介绍,之所以能够在疫情期间进行个案追踪,主要得益于成都从10多年前就开始建设的“妇幼一卡通”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社区再进行核实摸排,以确保万无一失。”杨柳说,在做好中高风险区和集中隔离点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社区工作人员会全面摸排核实中高风险区内临产孕产妇、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信息,在需要时,可及时转运至建档建卡医疗机构进行妥善处置。
“确因疫情防控需要,原建档建卡医疗机构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将协调落实定点产检及分娩机构,为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生产保障。”杨柳透露,通过“一卡通”大数据排查,将管理做得更加精细,“对于36周以上孕妇、高危孕产妇、0到6岁儿童重点关注,每日报送信息。”
如若入院时,核酸报告未出将如何处理?杨柳回应,原则上入院需24小时核酸报告,但应急情况下医院会先救急,“先送到隔离病房或隔离通道,再来进行核酸检测。”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