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情诈骗 你一定要警惕这些 | 川叔知民生

2022-09-09 16:40:00   四川发布

9月7日

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最新通告:力争用一周时间实现全市社会面清零目标

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

成都市疫情防控举措成效初步显现

但近日,有确诊病例小区网友在网上发布自己险些被骗的经历:接到自称是防疫中心的电话 要求接收短信点击链接确认信息

为此,警察叔叔强调:“接到该类电话要注意核对!不要轻易点击任何链接!”

涉及疫情诈骗,骗子还有哪些套路呢?四川发布《川叔知民生》采访了省公安厅反诈骗中心,为您梳理── 

套路一

诈骗者冒充防疫中心工作人员,以受害者是“密切接触者”为由,向受害者发送钓鱼链接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他们还会询问受害者最近接触过的相关人员姓名和电话号码,索要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

警方提醒:居民们要警惕,疫情防控期间有不法分子冒充“权威部门机构”,将钓鱼短信包装成各类防疫提示,或谎称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而开展核酸检测,不会要求您填写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无论骗子冒用任何机关的名义,骗局的最后一步一定是诱导填写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甚至直接转账。所以,不要点击可疑链接,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切勿上当。

套路二

诈骗分子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市民买菜难、对生活物资急需的心理,利用微信群、网站链接及小程序等发布代购物资的信息。后利用网络推手留言诱导急需物资的市民上当受骗,以“要交税”“付押金”等理由,避开正规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被害人通过微信私下转款、扫码交易。还会编造收取运费、收取定金优先发货等理由,诱骗被害人继续转账汇款,一旦被害人付款成功,立即就会被拉黑。

警方提醒:居民在购买蔬菜等生活物资请通过官方渠道订购,切勿轻信添加、下载、点击来历不明微信群、小程序和不明链接等,在购置物品交纳货款之前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

套路三

诈骗分子冒充防疫部门工作人员告知被害人需要隔离为由,引导其联系负责协助转运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最后在“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引导下向嫌疑人账号打“保证金”承诺在家隔离,达到诈骗的目的。

警方提醒:防疫部门不会对存在疫情风险人员进行随意处置,更不会对存在疫情风险人员收取钱财来规避隔离。

套路四

“快递检测呈阳性,需要销毁,同时可以进行理赔。”有不法分子假冒快递公司来电,进而引导事主下载软件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以及支付密码。

警方提醒:网购商品有任何问题,一定要通过官方App或网站进行联系,涉及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和密码等信息,务必谨慎;也可拨打各快递公司官方服务电话咨询,千万勿听信所谓的“客服”人员,随意添加其微信、QQ,听从对方进行转账、汇款、扫码支付等。

骗子手法千奇百怪,一定要注意甄别。警方还提醒广大市民,有一些骗子伪装成亲属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谎称“感染新冠”要求向指定账户缴纳“住院费”“医药费”等,请一定保持冷静,与亲属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核对。此外,还有骗子假冒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等谎称有特效药,诱导群众前往钓鱼链接购买,从而获取银行卡信息盗取资金的。请一定警惕,目前尚无“特效药”,不要轻易点击可疑链接。

如今正是开学月。还有一些骗子通过群搜索功能混入班级家长群,伪装成班主任,以疫情防控为由,要求家长向指定账户汇缴学费。警方提醒,缴纳学费请看学校官方发布通知证明,也可以致电校方进行确认,并仔细辨认缴费渠道是否为官方渠道。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