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华:8个人一拍即合——我的家园我守护

2022-09-11 18:58:00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小区降为低风险后,

他们几个现在已经回到单位,

继续奋战在防疫一线,

我在一家私立整形医院上班,

医院现在还是暂停营业,

如果有需要的话,

随时联系我,我还能继续上。”

罗兰小镇居民燕红主动向社区提出申请。

他们是谁?还能继续上是什么情况?

这一切都要从小区

被划为风险区的那天说起……


他们真“快”

8月27日,二仙桥街道罗兰小镇被划分为中高风险区域,小区共有1300余户居民,除了1栋高风险外,其余9栋均为中风险区域。8月31日,距离罗兰小镇第四次全员核酸还有40分钟,而此时各个社区正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医护人员相对紧缺。

“我是医生,我有工作证还有执业医师证书。”“我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我能上。”“我报名,我有核酸采样经验。”“我晓得二栋有个邻居是医生,我马上联系他。”……社区工作人员陈兴婷在“战疫”志愿者群里发布招募通知后,立马收到好几条回复。仅二十分钟,罗兰小镇中庭便集结了一支由8位居民临时组成的专业核酸采样队伍。

熟练地换上防护服,他们准备好了。“我的家园我守护,我是医护人员我能上,这是当时我们8个人共同的心声。突遇小区实施封控管理,作为医护人员,责任不能缺席,这也是医护工作者的‘下意识’选择吧。”燕红告诉华仔。

他们真“傻”

虽然8个人来自不同的医疗单位,但每一个人都参加过核酸采样培训,都有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核酸采样经验。由于7-8月的疫情反弹,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经常都是“连轴转”。此次罗兰小镇实行封控管理大概是他们难得的“假期”,可以静下来,停一停,可这难得的“假期”他们却毫不“珍惜”,一接通知便“傻乎乎”地奔赴抗疫“一线”。

他们真“倔”

在核酸采样过程中,总有些居民特别“调皮”,棉签一来他就躲。“来来来,啊,张嘴,仰头!”成都誉美医院麻醉科主任钱兴文提醒着居民。“兄弟,我有点敏感,每次做核酸喉咙有点不舒服。”当听到这些话时,钱兴文都会耐心地解释说:“放心,坚持一下,马上就好。”居民们都不知道此时的钱兴文刚值完夜班,休整了不到1小时,又换装上岗了!听着他嘶哑的声音,现场的居民都在劝说:“我们大家好好配合医生,让他尽量少说些话!”

他们真“拼”

48岁的诊所医生胡勇因幼时患病导致腿脚不便,此次小区封控,他着急万分,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罗兰小镇的所有友邻。胡医生连日来参与核酸采样、抗原采集,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腿部不适想要活动他就原地“抻一抻”。受父亲的影响,儿子也主动报名参与了小区的志愿服务。“有些时候我也挺心疼他的,但他身上那股有困难就上的拼劲儿一直都让我特别敬佩,我的爸爸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他们真“美”

“哎呀,你不要拍我,口罩带子把脸勒起的,太丑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护士唐晓丽笑着对正在给她拍照的社区工作者说道。只是她不知此时此刻的她有多美,认真的样子多么具有“吸引力”,她早已是大家心目中的“最美逆行者”。

在实施封控管理这段时间,

8个人一直坚守负责

全小区中风险区域的核酸采样。

9月6日,罗兰小镇1栋(含底商)

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

自此,罗兰小镇

整个小区降为低风险区。

“真的太感谢这8位好邻居了,别看我们小区这么多人,在他们娴熟的操作下,每天核酸采样只需要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是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共同守护了我们。”──罗兰小镇居民 李瑶

“这是我们的家,这里有我们的父母孩子和友邻,共同守护自己的家和家人不需要感谢,这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段时间,小区里也有很多邻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所有居民都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虽然小区现在降为低风险区域了,但是每天也在进行核酸采样,如果有需要,我们会继续上。”──燕红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