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无论如何我也要出去,我实在没办法,要去医院看我妈……”9月9日,青羊区草市街街道王家塘街被划定为高风险区域,区域内的居民均居家隔离中。9月11日晚上22时30分左右,家住王家塘街某院落的谭先生拨通了院落里张贴的封控区域网格长的电话。电话中,谭先生的语气十分焦急,表示一定要前往附近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看望正在抢救中的母亲。“我妈那么大年龄了,万一出事,我一定会留下遗憾的。”
据了解,谭先生的母亲已经83岁高龄,疫情发生前,他的母亲因为心脏疾病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并且一直由谭先生60多岁的哥哥陪护。疫情发生后,谭先生因为身处风险区域,需要居家隔离,无法前往医院照顾母亲,谭先生的哥哥便一直通过电话与其联系,告知母亲病情情况。9月11日晚,谭先生的母亲突然病情加重,在急诊科进行抢救。急诊室外,害怕母亲出意外的哥哥便通过电话告知了谭先生母亲病危的消息。
“谭老师,你稍等一下,我立即上报。”接到谭先生的电话,封控区域网格长刘永川简单安慰几句后,便将谭先生的情况报告给了草市街街道疫情防控应急组组长童西平。“那么大年纪了,不能不顾居民的感受。”经过草市街街道疫情防控临时指挥部的研判,决定特事特办,为谭先生开通专门的“亲情通道”。
随后,一辆转运车开到了谭先生所在的院落门外。谭先生在指导下进行了全面消毒,穿上了二级防护的全套装备,在物资保障组、草市街街道城管中队队长王玮,应急组组长童西平等人的陪同下,坐上转运车,全程闭环管理,来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过扫码、查验核酸检测报告、消毒等程序,来到了急诊科门外。此时,时间刚好晚上23时。
“他很着急,60多岁的人,一路小跑到急诊科门外。”据王玮和童西平讲述,因为医院规定,谭先生无法进入急诊科,只能透过急诊室窗户观望,从陪护母亲的哥哥口中了解情况。所幸,谭先生的母亲经过抢救后,病情转危为安,将送往ICU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一家人都很通情达理,两兄弟商量了一下老母亲接下来的治疗和护理事宜,哥哥便劝弟弟要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早点跟我们回去。”
依依不舍地离开医院,谭先生又坐上了全程闭环管理的转运车。在车上时,谭先生嘴里一直念叨着,“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今晚见不到我妈,我肯定一晚上觉都睡不着。”因为担心谭先生母亲病情反复,仍需要前往医院,童西平还主动与谭先生互换了联系方式,“有什么事就直接打我电话,一定会尽快处理。”
记者了解到,从谭先生提出前往医院的诉求,到达到医院见到母亲转危为安,这中间不过短短的30分钟。而草市街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作出同意谭先生外出探望的决定,也不过10分钟。
“隔离疫情,不隔离爱。”据童西平介绍,其实在划定为高风险区域之初,草市街街道便对辖区内所有居民的情况一一进行了登记,尤其是“特殊人群”的需求,并作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而谭先生家中的情况,也早已被记录下来,这也是能在10分钟内作出决定,30分钟内完成转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造成疫情传播的‘安全红线’之内,为亲情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大家都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张静)